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实施两年以来,全国大多数中小学、幼儿园都配备了国标校车以保证学生上、放学的安全。但在河南郸城却出现了奇怪的事情。这里校车数量虽然充足,却全部停靠在教育主管单位的大院里,并没有发挥接送学生的作用。(4月28日中央广播网)
《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实施许久,在为孩子们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的同时,也给众多的家长们吃了一颗定心丸。但河南郸城的孩子们却无缘均享这杯“福利之羹”。
谈及此,公众可能猜测,许是当地财力有限无力购买“大鼻子”校车?许是当地基础交通设施不完善无法提供“大鼻子”施展的舞台?……然而这些都不能成其为理由。真正让孩子们与“大鼻子”擦肩而过的,是当地公交系统的饱和现状,是当地的“稳定压倒一切”论。
纵然校车的运营会不可避免地抢走公交车的客源,纵然“车已经饱和了”,即便“去掉一百辆还有闲置的车”,但绝不能以牺牲孩子们的利益和安全为代价。缓解公交系统饱和现状,大可以削减多余线路、多余班次的公交车,这本“无伤大雅”,但单纯地在校车上“做文章”,这将国家法令置于何处?将喻为百年大计的教育之本置于何地?
该县教体局办公室主任表示“稳定压倒一切”。为了稳定,为了稳住公交司机跑到上级部门告状、叫屈,当地可以抵制校车上路,以孩子的福利换取公交系统的祥和。殊不知,这般的祥和也是伪装的祥和,这般的稳定也是不健康的稳定。如若处理不好,恐会引发又一次民怨井喷。
这次抵制“大鼻子”事件,也反映出一个深层次问题,就是当地在政策落地、项目上马管理上的短板和掣肘。事先缺乏调查取证、统一规划,即便有再好的政策扶持、项目扶持,也难以生花、难以出彩;事后缺乏相应的对策、统筹协调和应急处理机制,以“堵”校车之路来“疏”公交系统之困,必定不能长久。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