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忠阳:再给自主品牌鼓鼓劲

2014年04月17日 07:18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为自主品牌车企来说,也要明白,真正的市场竞争就是一场马拉松,比拼的不仅仅是进步,更是实力、耐力,现在大家刚刚进入“中途跑”,远未到分出胜负的时刻。但需要提醒的是,时间不多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发布数据显示,今年3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67.18万辆,同比下降2.3%;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9.3%,同比下降4.1个百分点,这是继去年9月以来,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连续7个月下降。对此,业内各种自主品牌悲观论调再次兴起。

  不过,笔者却更愿意给眼下的自主品牌打打气、鼓鼓劲。只要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目前并不是所有自主品牌车企表现都弱于大势。如广汽传祺今年一季度销量就高达24220辆,同比增幅51%,成为继长城汽车之后,又一颗升起的明星。

  广汽传祺之所以能逆市热销,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其一开始就摒弃模仿、低质低价路线,坚持正向开发,上市便切入中高端市场,以品质树品牌。反观不少自主品牌车企,一开始则以低质低价产品切入低端市场,忙于不断开发新产品,“多生孩子好打架”,但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消费换购升级,这样的发展模式遇到了瓶颈,不得不转型求变。

  事实上,在整个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自主品牌这些年不仅是在进步,而且进步的步伐还不慢。国际权威机构J.D.Power发布的《中国新车质量报告(IQS)》显示,中国自主品牌与国际品牌之间的差距,由2000年的396个PP100(即问题数量),缩小至2013年的51个PP100,达到历史新低。该机构认为,按照现在提升速度,到2018年,中国自主品牌跟国际品牌在质量方面应该到达同样级别的水平。

  问题在于,现在这种进步与大家对自主品牌的感知有些脱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除了自主品牌本身溢价能力弱,消费者对其品牌忠诚度差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当下国内存在较严重的品牌崇洋媚外消费心理,尤以汽车为甚。“有钱就买进口车,如果买一个国产品牌,哪怕质量再好,都会觉得没面子。”

  要解决这个难题,一方面,国家要在公车采购制度上全面转向自主品牌,形成较好的示范效应,有效引导消费者理性择购自主品牌轿车;另一方面,自主品牌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还需加强品牌形象的提升。

  应该说,市场份额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本前提,也是企业规模体量的最直观体现,但现在市场份额的内涵比以前有较大延展,既可以按销售数量算,也可以按品牌价值算,还可以按劳动工时的劳动量算。如果只是单纯地按汽车销售数量算,其实39.3%也不少,毕竟美国市场上其本土品牌也就4成左右。重要的是,这个39.3%里有多少高附加值的产品?如果全是10万元以下的低档车,其价值就少得可怜。现在广汽传祺的主销车型价格区间在12万元至18万元,已逼近合资腹地,有利于提振自主品牌形象。因此,作为自主品牌车企,还必须抢占中高端市场,增加产品附加值。

  当然,作为自主品牌车企来说,也要明白,真正的市场竞争就是一场马拉松,比拼的不仅仅是进步,更是实力、耐力,现在大家刚刚进入“中途跑”,远未到分出胜负的时刻。能否抓住中国汽车市场仅剩不到10年的难得黄金机遇期,尽快做强自己,这是所有自主品牌车企都必须面对的问题。需要提醒的是,时间不多了。(经济日报记者 杨忠阳)

(责任编辑:张无)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