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作为“世界长寿之乡”的巴马,缔造了“养生传奇”。游客、养生者纷至沓来,千百年来的宁静被惊扰,生态环境遭遇极大挑战。“要避免巴马成为第二个凤凰古城!”有专家呼吁。(4月8日 《光明日报》)
打响了养生之乡品牌的广西巴马县,现在却难以承载着“养生之重”。抱着“不疯魔不成活”心态的养生者们俨然把这里当成了治愈系的麦加圣地。笔者去年看到关于巴马的报道,有些病人跑到巴马来,做出“学狗爬、喝人尿”的类行为艺术。如果说学狗爬还能靠靠五禽戏的边,那喝人尿恐怕就已经是病急乱投医。
到巴马治愈的人群,有一部分是在现代科技束手无策的情况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前来。这种心态是相当正常,救命稻草的心态乃是人类求生的本能反应,更何况巴马的名气实在太大。但痴迷于“巴马疗法”的人们,是被自己毕其功于一役的心态所屏蔽了理性思维。因为从科学角度来解析,巴马的环境、空气和水质,甚至是所谓的负氧离子,并非在其他地方不可复制。其中最关键的“巴马心态”,则鲜有人问津。
曾经给巴马冠以“世界长寿之乡”的森下敬一也叹息说:“再也不想去了。”在国内举行的某次研讨会上,他直称巴马是“失败的案例”。现在的巴马,被更多的水泥森林所覆盖;而满大街的中药保健品、器械与长寿食品的广告,让原本纯朴的空气也弥漫其了铜臭的商业味。这里出产的水也被打上五元到二十元不等的标签贩卖。更讽刺的是,某些原来习惯于劳作的巴马长寿老人,现在竟然成了和游人合影的背景道具,同时还有“长寿红包”索取。
这种过度包装的“养生”产业化,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很可能会让纯净巴马被利益所攻陷。而和之前被海量游人给“伤”了的凤凰、婺源不同,巴马除了山清水秀,更让人欲罢不能的是它的“养生奇效”。国人对于长寿观念一直都停留在迷信盲从的阶段,而随众心态更是常有。已经被“造神”成功的巴马有必要思考下如何应对,否则自身的原汁原味将很难得以保留。
国人把健康事业功利化,是构成压在巴马身上的“稻草”。平时不注意锻炼,忽略作息规律和饮食搭配,等到有情况发生,才想到亡羊补牢。当然,在这里充当事后诸葛亮也没多大意思,最重要的是要让人群们多了解下巴马长寿密码的科学构成。譬如炒菜基本就是放盐,凡事都想得开些。这些东西都是看着容易,但做起来难。但与其“万里取经“,还真不如”就地取材”。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