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是国家贫困县,也有说法将其认定为世界第五大长寿乡。如今,许多肿瘤患者,朝圣般集聚于此,甚至有人在山上如狗般爬行,认为能从地气中汲取能量。这样一座贫困县的“红极一时”,以及来到这里的城市人的种种极端行为,值得人们关注。城市人舍近求远、吃苦受累,到底能获得什么?快速发展中的城市,又能从这个贫困县身上学到点什么?
巴马利于养生
不完全是伪科学
沙元森:巴马这个地方突然成了养生胜地,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至少长寿之乡不是浪得虚名,这里的人为什么能够长寿确实值得他人借鉴。通过资料可以了解到这里山清水秀,有些人间仙境的味道。
娄士强:巴马老百姓多是从事农耕等,当地环境受工业化影响很小,保持一种原生态的感觉。好山好水的话,确实对人的健康有好处。
沙元森:我很赞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巴马人在此长寿,是得益于一方水土的长期滋养,外来游客度个假恐怕很难见效。
刘帅:可能也有炒作的因素。当地建了一些高收费的疗养院,连进山洞吸氧也要交钱,在巴马养生已经被赋予太多商业化的因素。
娄士强:我倒是觉得,很多疾病跟人的心理也有关系,这么多人都说巴马好,对患者也算是正面的心理激励。再者,这里的生活比较简单,心理压力也小,确实有利于养病。一些城市里的疗养院,也都建在远离城区的山上或者海滨,是同样的道理。
沙元森:的确,来到这里,一般人都会感觉到身心愉悦,即便有病情,痛感大概也会下降。所以,到巴马养生,不完全是伪科学。这和跟着李一到深山问道不一样。
对巴马的热捧
反衬城市发展问题
娄士强:值得关注的,反倒是城市本身,这么多人,直到得了癌症,或者说直到自己命不久矣,才开始关心健康问题。
王封:现在很多人压力大,各种忙碌,各种焦虑,每逢周末法定节假日,喜欢远足,热衷旅游,无非是想放空自己,远离羁绊罢了。
沙元森:现在的问题是,城市里的环境没有啥变化,只是跑到乡下缓一缓,回来可能会增加更大的压力。这恐怕也是很多人不敢休假的原因。
刘帅:不光是心理上的压力,人们在享受城市快速发展的成果,也不得不承担城市扩张带来的问题,很典型的就是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从一些数据来看,确实癌症患者在逐年增加,一些地方还出现了癌症村。
沙元森:一方面为了经济牺牲了生态环境,一方面不惜巨资寻找或打造长寿之乡,这已经陷入了发展的悖论。
王封:的确如此。一些环境很好、宜居的地方,城市化的突飞猛进,已经变得不那么宜居了。这几年一些城市盲目引进破坏环境的项目,引发了群众的极大意见。
城市不妨在建设中
引入“巴马因素”
刘帅:享受了城市的生活,在城市里得了病,现在还得回归巴马这样的农村,回到简单朴素的生活。现在的问题是,绕这么大的弯子,到底值不值?
王封:不好说值不值,只能说多数地方确实难以超越发展的历史阶段,也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不过,巴马给城市建设者提供了一种思路,城市可以越来越漂亮,但如何宜居,值得认真思量。
沙元森:与其让城市里的人得了癌症都往巴马跑,不如在城市建设中也引入一些巴马的因素,比如建立绿地净化空气,或者调整产业结构,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污水废气的排放等。
娄士强:一些不发达的地方,也可以从中吸取点经验教训,不必过分追求工业化,省得花了大量的资本和时间,到时候还得走“回头路”。
别让巴马的未来
在“发展”中消失
娄士强:现在的巴马恐怕也走上了令人担忧的老路。当地政府也开始从农民手中拿地,大力开发房地产。巴马的原生态正在遭到破坏。
沙元森:破坏式的开发只能满足眼前利益。每个地方其实都可以成为长寿之乡,关键是地方政府有没有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否则,巴马也可能被搞成穷山恶水。
刘帅:生活质量跟经济发展关系也很紧密。现在的总体趋势就是第二产业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从长远来看,环境将成为很有吸引力的优势因素。
沙元森:将来发展最快的应该是环境好的地方,生态环境也属于营商环境。现在对环保有破坏性的项目,反而都开始向偏远地区转移。如此下去,将来巴马可能成了“孤品”。
王封:这种担忧不无道理。我希望,十年之后,巴马还是世界人瑞之乡,勿让生态环境成了未来巴马发展的“硬伤”。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