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载,继12、27等数字中学改制成外国语学校后,记者近日获悉广州另一所数字中学——广州市第21中学又将被合并成外国语学校。消息一出,引起该校不少校友以及退休校长的反对,他们认为,改名意味着这间拥有59年历史的中学将名存实亡,而且还会影响周边学生升学。
对此,越秀区教育局方面回应,目前确实在计划两校合并事宜,合并后将较大提高该校师资、学位等教育资源,对学生无疑是“福音”,至于校名问题目前还在商议。
报道还引用了本人的观点,“如今外国语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以自主招生取代了原来数字中学电脑派位的方式,无疑有失公平”。对此,我的态度是鲜明的:公办学校以提供均衡的教育为己任,没有理由用纳税人的钱去为出国的学生支付额外的费用!
外国语学校既然如专家所言,“中国在基础教育方面一直投入了大量资金,外国语学校出现后这种投入比以前更大了”、“这无疑是我们花钱把人培养好,让其他国家来帮我们消费人才,这是多么大的损失”,那么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将其交给民办学校去办。
公办学校服务于相关地区,由相关一级财政支持,为当地提供均衡的义务教育服务和公平的高中教育服务。显然,要想把它改变成为专门培养外语人才的学校,绝不是教育部门一家说了算,而必须要问过纳税人同意与否。
就像当年职业教育要发展,规定60%高中应该办成职业高中一样,是经过人大常委会同意的!后来根据市民的要求,普通高中的比例才经过人大常委会审议重新放宽的。外国语学校并非高中的职业教育那么简单,还包括小学初中的义务教育阶段,而且高考改革拟降低外语在高考成绩中的比例,因此,公办学校变身外国语学校,更应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
教育部门称,合并后“将较大提高该校师资、学位等教育资源,对学生无疑是‘福音’”。难道不合并为外国语学校,就不能“提高该校师资、学位等教育资源”了吗?莫非教育经费和教师资源非要跟着外国语学校转?
其实,公众对教育部门的期待,绝非让其垄断优质教育资源,去办所谓特色学校,而是要求其为学生提供均衡的、公平的教育,并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倘若为了特色而加重学生和家长的负担,那么与公众的期待无疑是背道而驰的。
(作者是广东省政府参事)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