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动批”搬迁,不妨“提前三年早知道”

2014年04月04日 07:31   来源:红网   薛家明

  昨日有媒体报道,河北廊坊市政府将于今日上午在廊坊与北京市西城区正式签订“动批落户永清”的协议。新京报记者昨日从多方渠道了解到,廊坊市和西城区今天将签订两地友好合作框架协议,并不涉及“动批”搬迁问题。“动批”是否落户永清尚无法最终确定。(4月3日《新京报》)

  虽然,当下动物园已成北京的一个新文化“符号”,许多京城人也把去“动批”淘宝当成生活习惯。但“动批”偏低的投入产出比、过于庞大的流动人口,都已让京城不堪重负。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北京为“动批”找下家,这不是秘密。但搬到哪、什么时候搬、怎么搬,却不能成为秘密,更不能让“动批”搬家翻拍杭州限牌的“故事”。

  “动批”搬迁工程很大,不仅要解决市场的转移问题,更涉及到大批人员的迁移。别离必然伴随着纠葛,有人已经在习惯北京的生活不想走,有人已在北京落地生根不能走,有人对新市场有疑虑不敢走。在这种情况下,“动批”搬迁如果搞杭州限牌般的突然袭击,必定会让许多人措手不及。试想,有商家不想“远嫁”河北,你突然公布一个搬迁动议,岂不是让人家甩货的节奏?

  同样,搬迁政策不见“真容”,只能在网上窥探不同版本的搬迁方案,会让商家无所适从,不利于市场的稳定。毕竟,商场稳定第一,各种“狼来了”的故事,不仅会让商家分心,也会影响上游厂商和下游零售商的商业规划。事实上,目前已经有人开始甩货(当然不排除是促销手法)。因此,为防止市场非理性波动,笔者认为“动批”搬迁不妨效仿高考改革,让商家“提前三年早知道”。

  此次,廊坊市到北京跑项目,其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友好合作的框架协议,“动批”搬迁必然会涉及其中。诚然,在保定白沟、香河、永清多地对“动批”想入非非的情况下,西城区方面肯定会捂住自己的“盘子”,以便选择最优的方案。但请有关方面,在谈判中不能忽视商贩们的声音,更要在确定搬迁意向之后,给商家足够的反应时间,免得仓促间让市场措手不及。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