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优化国有资本布局

2014年03月19日 08:11   来源:人民日报   民建中央主席 陈昌智

  回顾35年的改革路径可以看出,国有企业改革始终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中心环节。从总体上来说,目前国有企业的效益和效率都有所提高,竞争力也不断增强。按照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国有企业总体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然而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看,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为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的总体效益和效率,应按照以“管资本”为主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具体而言,应做到:

  按照建立国家所有权体系的政策目标,进一步理顺资产所有者职能和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国有资本出资人和监管者实际上是不同的职能,前者体现的是对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而后者是公共管理者的行为。2003年国资委成立后,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多头管理、“九龙治水”的问题,但现有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并不完善,国资委“管人、管事、管资产”,实际上将资产所有者职能和监管职能集于一身。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总体部署,要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专业资产管理公司或投资公司应该成为下一步改革的主要模式,但要科学规划,总体设计,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一窝蜂”。

  明确国有资本应该存在的领域。这是一个长期以来充满争议的问题。尽管经历了多年改革,我国国有企业的行业分布仍然较广。对此,必须明确从长期的改革目标看,国有资本的布局必须把“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和“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作为重点。当然,不同时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可能不完全相同,必须用发展的眼光辩证地、动态地看待这一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根据已经变化了的新情况,进一步明确了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五个方面”,即国有资本布局的重点在: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因此,从长期看,国有经济应主要定位在提供广义的“公共品”上,主要包括国家安全、重大公共服务等,除此之外的其他非“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即一般产业领域,国有经济需要逐步收缩战线。中国转型经济的过程仍在继续,国有企业在竞争性领域仍将继续存在。但是,改革的方向必须坚持,更不能在这些领域出现“国进民退”的情况。下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还在于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实现“有进有退”。我们既需要强大的国有经济,更需要强大的国民经济。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