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消除教育腐败应依法治教

2014年03月08日 08:47   来源:光明日报   储朝晖

  教育是立国之本。今年两会,教育领域腐败尤其是高校腐败的问题再次成为关注的热点。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和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等多人对此发表意见,认为针对大学目前的腐败现象,须创造出不易腐败的土壤。

  在两会召开前夕的2月27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向全国教育系统表示,绝不允许不正之风滋生蔓延,绝不允许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为此,教育部将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列为年度工作要点,提出了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多项具体措施。

  过去一年,教育行业包括考试招生、科研课题、基建、后勤服务、职称评定、乱收费等领域的一桩桩贪腐案例浮出水面。可以断定,被揭露出来的仅仅是教育腐败的冰山一角。然而,现实中还有不少人对这种现象熟视无睹,其托词是社会上比教育更腐败的还多着呢。确实,相对于经济领域的腐败,教育领域在腐败程度方面或许显得“清水衙门”一点。但是不要忘记,在一个个心地纯洁的稚童面前,小贪就会成为一个人终身难以解除的心结,会导致一个个人生价值取向的偏移。试想,当一个学生从学校毕业后一转身发现自己的老师和校长贪腐,他得到的将会是一种什么教育?

  正因为此,教育系统的腐败不同于社会其他行业的腐败。教育若不能成为社会最后一块净土,就会成为社会腐败堕落的源头,它所造成的社会损伤远非经济账所能算得清楚的。它对人才成长和发展造成的恶劣影响将会延续数十年、几代人。所以亟待下决心斩草除根。

  消除教育腐败的治本之策是加快依法治校和依法行政,加速去行政化的步伐,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走上依法治教之路。从根本上消除过度行政化,将学术权交由真正通过规范专业程序组建的学术委员会,改变行政权力不受监督的现状,使教育系统内部权力运行更加公开透明,不存在不受监督的权利。

  而在微观上,首先,对已经发现的腐败案例,要坚决实行“老虎”“苍蝇”一起打,增强公众的反腐信心。其次,加强对教育工作者的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守住底线。要从小处严辨义利,杜绝“苍蝇”式腐败,防范集体腐败。再者,要正确处理腐败与其相关方面的复杂关系。切实提高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待遇;规范校办企业的薪酬分配;完善课题经费分配和管理制度,提高对基础研究者的劳动价值的支出和奖励。

  陶行知当年办学时,在自己上衣两个口袋里,一个放公款,一个放私款,他称那些公款私款混在一起的现象为“混账”。教育是一项被赋予特殊使命的工作,无论社会上发生什么,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教育必须是干干净净的,否则就是反教育。须以此为准则,自觉接受全社会的监督,还教育一片洁净天地。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