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校服都穿不起”背后的教育腐败

2015年04月27日 07:24   来源:红网   赵查理

  日前,有网友爆料“东莞外国语学校发了校服后才告诉同学们价钱”。该校此次发放12种不同季节校服共18件,总费用2180元。学校负责校服事宜的老师称价格是由市教育局联合多部门招标确定的,同学们表示:校服都穿不起了。(4月26日《广州日报》)

  学校让学生一次性买18件校服,覆盖春夏秋冬四季,遮蔽全身,除了内衣和鞋外,全有了,而且大部分都是两套。留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一次性买这么多衣服太多了。况且这三年学生正长身体,将来很可能穿不上身,造成浪费。而且,2180元的校服,价格并不低,像中学夏运上衣单价90、夏运短裤95元,价格能比肩国际运动品牌了。显然,2180元的18件校服,学生穿不起、也穿不完。

  教育局招标后就推广,学校不能不听;学校发了校服再说价钱,学生不能不买。按理说,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当就校服的款式、质量和价格征求学生意见,而不是替学生做主。像现在这样,学生没有发言权和选择权,只有掏钱买校服的虚假权利,就算教育部门和学校是出于好心,就算不存在任何猫腻,不提前商量好,学生也不会乐意,这是大家感慨“校服都穿不起了”的深层原因。

  在自由市场观念深入人心的社会,购买校服却引起这么大的质疑,其来有自。教育部门和学校,是教育资源的分配者,当教育资源不足和不均时,分配规则关系着学生的命运,号令一出,莫敢不从。故此,当本该只考虑教育问题的人操心校服问题时,学生纵然不满,也只能默默接受,这总比择校费便宜啊。或者说,这是教育部门在市场中“跑马圈地”,为自己谋取某种形式的便利。只是,一旦缺乏法律监督和市场制约,小小的校服也容易出现“教育腐败”,此前媒体报道,海南职工秀英子弟学校就把校服当成“唐僧肉”,每件按照校长6元、总务处主任3元、班主任1至2元的比例提成。当校服多到穿不完、贵到穿不起的时候,就该当心有没有教育腐败了。

  说起来,就算校服订购过程中不存在猫腻,也必须给学生部分选择权:一是没必要订购两套,可以将校服分为必买和选买,外套和礼服必买,毛衣和背心可买可不买,这样能降低价钱。二是允许学生分批购买,而不是一次买18件,避免将来穿着不合适。三是统一购买校服,但别在上面印刷校名,可以用“魔术贴”把校名粘在校服上,将来到别的学校上学,只换“魔术贴”就可以了。

  总之,“校服都穿不起了”并非耸人听闻,这既是金钱的事情,又是权利的事情。要想让学生别再当谁都能吃一口的“唐僧肉”,还是要从彰显学生的权利做起,做大教育蛋糕,公平分配资源,民主校园里才不会这么买卖校服。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