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防狼剂测出的公共安全焦虑

2014年03月05日 07:11   来源:红网   文/李松林

  今天上午10时48分,地铁五号线滘口往西村方向的列车车尾有两少年玩弄一瓶状物,该物发出刺激性气味。车上乘客在疏散过程中发生挤碰,致4人皮外轻伤。民警在现场找到该瓶子,初步查明是女性防狼喷剂。目前,警方正对该起事件作进一步调查。(3月4日南方网)

  车厢尾部冒烟雾、浓烈的刺激性、乘客惊慌向前冲、行李散落一地,种种细节随着人们的逐渐冷静而还原出来。事后,经过警方调查,始作俑者居然是两位少年,伴随着刺激性气体和烟雾的瓶子竟然是一瓶防狼喷雾,不禁让人长出一口气。在此背景下,踩踏事故最终只造成4人皮外轻伤,实在已是万幸大幸。

  然而,喧嚣过后,镇定下来,我们有必要反思:为何一瓶防狼喷雾就足以酿成一起地铁踩踏事故?甚至,可以说是一起较为严重的公共安全事故。这其中自然有公众安全常识匮乏的缘故——对冒烟雾和刺激性的物体十分陌生,因为无知而产生恐惧。但,更为关键的原因,恐怕还是出在昆明严重暴恐事件这个节骨眼儿上。

  客观讲,“3.1”昆明严重暴恐事件之后,虽然各地警备力量加强了巡逻和排查,但网上依然零星流传着某些未经证实的流言。流言泛滥,导致人心惶惶,公众内心的安全感大打折扣。而且,昆明暴恐事件正是发生在车站这样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因此,当烟雾和刺激气体出现在地铁这样密闭的空间里,而现场的沟通反馈机制不畅,公众恐慌也就不足为怪了。

  除此之外,仍要反思地铁安检工作的麻痹和失守。虽然各地交通枢纽的安检尺度或许不一,但凡是涉及易燃、易爆的危险品,来历不明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都应是安全检查的重点对象,甚至,很多地方实行了更为严格的开包检查。因此,这一瓶防狼喷剂是如何巧妙通过安检,顺利带上地铁上的,显然值得认真追问。这其中暴露出的地铁安检工作的疏忽大意,很可能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需要有人为此出面担责。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对于公共安全而言,对任一环节和细节的把控,再仔细再严格都不为过。广州地铁里炸开的这瓶防狼剂,就如一张小小的试纸,它准确测出了人们的公共安全焦虑。于个人而言,必须严格遵守安检规定,须知一个玩笑可能导致一场灾难,只有个人遵守安全,公共安全才有保障;于政府机构工作人员来说,提升安全观,把好安检关必须成为每天的必修课,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当然,更要对那些违反规定的行为加以曝光和严肃处理。只有这样,牢固的公共安全才可能成为触手可碰的现实。

  

(责任编辑:张无)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