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支持与适度竞争 给科研人员松松绑

2014年02月10日 07:22   来源:人民日报   苗文新

  探索形成稳定支持与适度竞争相结合的支持模式,既有利于解决以往科研学术浮躁、短期行为突出、难以出重大成果和重大突破等问题,也能有效防止稳定支持可能带来的“大锅饭”问题

  中国农科院实施创新工程,笔者追踪采访了一年多时间,发现最大的变化是,到处跑科研项目的人少了,在实验室专心搞科研的人多了。

  农业科研人员过去有三愁,一愁跑不来科研项目。跑不来项目,课题组就没活干,研究生们也没有题目来写毕业论文;二愁跑来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又有许多严格的条条框框,不能完全按照科研的需要去使用,影响科研效率;三愁出不了大成果。2到3年的考核周期跟农业科研的长周期之间矛盾尖锐,导致科研人员不得不把准备的大成果拆分成一个个小成果发表以应付诸多量化考核。

  愁的背后有原因。调研数据显示,农科院各学科平均近70%的科研经费是竞争性经费。应该说,对科研经费进行竞争性申报,是科技体制改革探索多年的经验,它有效打破了过去的“大锅饭”,有利于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有利于科研成果的产出,也产生了十分明显的社会效果。但这种科研项目申请和管理方式却违背了农业科研的基本规律,农业科研是一个长周期的过程,以作物育种为例,作物一年只能种一季或两季。为了加快育种科研进度,许多农业科研人员到了冬天只能跑到三亚,因为那里的气候能让试验多进行一次。即便如此,没有8到10年的时间,也不可能培育出一个新品种。也有许多科研人员甚至一辈子都培育不出一个品种,何谈申请短周期的科研经费项目。

  关系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农业科研成果,更需要长时间摸索和不懈努力,这同样是农业科研的铁律。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的袁隆平院士、李振声院士,都是经过30多年的潜心研究才取得重大突破,就是很好的证明。

  财政部、农业部重点支持的中国农科院创新工程,正是探索符合农业科研规律的一次重大改革实践。稳定的经费支持,长周期的考核,以及相对灵活的经费使用管理,有效解决了科研人员的“三愁”难题,极大地释放了科研生产力,得到广大农业科研人员的欢迎。

  在中国农科院创新工程中,按照60%的经费比例给予长期稳定支持,其余40%经费则通过竞争性项目获取。探索形成稳定支持与适度竞争相结合的支持模式,既有利于解决以往科研学术浮躁、短期行为突出、难以出重大成果和重大突破等问题,也能有效防止稳定支持可能带来的“大锅饭”问题,有利于课题竞争,让人才在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

  通过科技体制机制的创新,中国农科院创新工程为科研人员“松了绑”,让他们有了更多做实验的时间、自由探索的时间甚至是“发呆”的时间。这也要求科研人员担负起自己的责任,静下心来,专注把准星更好地瞄准世界科学前沿,瞄准国家需求,努力挖掘国家需要的重大科技成果。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