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构建全方位无死角的诚信体系

2014年01月30日 07:11   来源:人民日报   本报评论员

  日前,中央文明办、公安部、最高法院等8部门共同签署《“构建诚信、惩戒失信”合作备忘录》,对“老赖”等失信者采取惩戒措施,禁止乘坐飞机、列车软卧,限制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信用卡。社会各界对这些措施拍手称快,认为这是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有力举措,对失信行为出重拳、下猛药必将使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失信行为无处藏身,让失信受惩的教训成为一生的警钟。

  诚信缺失已经成为当前群众深恶痛绝的一个现象。近年来,毒奶粉、毒大米、毒鸡蛋、地沟油、塑化剂等一系列突破诚信底线的严重事件,恶化了社会诚信氛围,成为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破坏社会稳定的毒瘤。如果老百姓连基本的衣食住行的安全感都没有了,还谈什么和谐社会、幸福中国?一个诚信缺失的社会必然是一个人人自危、尔虞我诈、互相伤害的畸形社会,必然导致社会道德风气的倒退,进而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构建诚信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发力、协调一致,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只是构建诚信体系的一个步骤,严格的惩戒当然可以发挥威慑作用,但诚信问题的根本解决不能仅靠惩罚,更要靠制度保障。只有通过制度建设构筑全方位、无死角的社会诚信体系,才能使失信行为无所遁形。发挥制度建设的威力,使制度成为保障守信、惩治失信的“防波堤”,是当前诚信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

  首先,要制定一套完备的有关诚信的法律法规。用法律的强制性把基本的诚信规范固定下来,违反了就要受到法律的惩罚,特别要加强执法监督和惩戒力度,强化威慑力,抬高失信和欺诈的成本。有了一套完备的关于诚信的法律法规,必将强化社会对诚信问题的重视。

  其次,要加快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特别是要使行业、部门和地方信用信息尽快互联互通,把分散在工商、税务、房管、海关、贸易、交通、质检、药监、环保、劳动人事、公用事业、公安、法院、银行、证券、保险等有关方面的个人信用数据资料整合起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个人信用数据库建设,实现互联互通,建立一套“一处失信,处处难行”的联合惩戒机制。8部门联合签署备忘录,可以说就在这方面开了一个好头。

  第三,要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一方面要通过新闻媒体曝光失信、欺诈行为,使失信者如过街老鼠,身败名裂,寸步难行;另一方面要加大对诚实守信典型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舆论氛围。

  国无信不兴,人无信不立。诚信是国家和社会的基石。只有抓住诚信建设这个道德建设的关键,使诚实守信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才能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道德基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支撑。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