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中法建交50年,呼唤新的戴高乐

2014年01月27日 09:53   来源:环球时报   社评

  50年前的今天,北京和巴黎同时公布中法建交联合公报,法兰西成为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无论当初的动机是什么,戴高乐领导法国所做的这一突破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我们至今心存感念。

  中法关系这50年总体上是中西关系中最好的之一,但另一方面,中法“好”的突出程度似乎并未达到历史在这种情况下所能铸造的最高水平。中法友好在中欧关系的序列里多少有点“常态化”,50年前两国领导人为中法战略合作预置的能量,还可以有更辉煌的释放。

  中国步入改革开放以后,中法合作频密,但较大的障碍也周期性出现。中法关系的复杂表现部分遮掩了戴高乐总统当年外交创举的光芒,中法关系在中西关系中是否有“特殊的后劲”,问题和答案都模糊不清。

  两国建交50年之际,中法两国外交界或许都不应仅仅满足于一般的庆祝,还需要为中法战略合作的未来做一些更具深度、也更切合实际的思考和谋划。

  中国是典型的新兴大国,法国是典型的“老欧洲”国家。从法国日常的对华舆论态度中,我们看到的法国社会对华心态是欧洲普遍性的,很难从中发现某种“戴高乐的基因”,这里指的是那种有助于为中欧之间搭建超前战略互动平台的胸怀和远见。

  也许法国需要出现一位新的“戴高乐”,推动中法再做一次历史性的走近。它不仅是两国的交往密一点,合作多一点,而是致力于在欧洲国家中率先同中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战略互信,突破中西之间的意识形态篱笆,创建“老欧洲”国家同新兴大国崭新的战略伙伴关系。

  欧洲所有大国都相对于中国“越来越小”,但它们的很多技术及文化优势将长期存在,中国需要向“老欧洲”学习的地方数不胜数。如果法国能跳出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流行成见,认真重读中国,与中国同西方追求共赢的真诚愿望做创造性的对接,那么它就有可能再次赢得一份绝对领先,在中西充满犹豫的外交领域为未来下订单。

  当初中法建交,中国一穷二白。如今的中国走到世界发展的前沿位置,它需要更加坚实的西方伙伴,化各种潜在纷争为新的发展动力。中西关系虽然问题重重,但向好的推力悄然积累,21世纪西方大外交的主题有可能就是重新发现中国,它现在需要关键性的破题点。

  以法国无所不在的独立性,其社会层面的对华态度显然过度僵化于西方的“大一统”,它基本在随西方的大流。法国媒体跟着美英媒体的“中国故事”人云亦云,法国对中国的认识已经“淹没”在西方中。

  中法建交50周年是个机会,它让人想到,戴高乐曾经就对华问题在西方那么出位,几乎是“反潮流”。但历史证明他没有做错。

  今天的法国敢在西方就对华问题像戴高乐时代那样特立独行吗?如果法国的领导层这样做了,法国社会能接受吗?法国舆论愿意在如此重大的战略问题上,与西方舆论的调子拉开距离吗?

  必须指出,法国如果出新的“戴高乐”,这不仅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法国的当下及长远利益。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不仅能为法国带来尊严,也会帮法国在与新兴大国的深度合作上捷足先登。

  重要的是,法国需要有政治力量发现该国的这一重大利益,并且有能力以其中的道理取信于法国社会。那样的话,中法两国将在全球政治舞台上创造新的奇迹,它将成为解决21世纪国际政治难题的一把钥匙。▲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