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骂春晚成时尚” 被春晚改变的冯小刚

2014年01月24日 08:18   来源:新民晚报   王石川

  “我是业余玩一票。可以说这辈子我绝不可能干第二次。”日前,《新闻联播》播出了对央视春晚总导演冯小刚的采访,被问及是否喜欢被加上“贺岁晚会导演”标签?冯小刚撂下这句狠话。

  春晚总导演是个烫手山芋,冯小刚只愿意玩一票,不外乎三点原因。其一是累。春晚工作量远比导一部电影耗神得多,压力山大,却得挺着,冯小刚希望“明天就是年三十”,可知他是多么渴望摆脱这场“噩梦”。

  其二烦。累倒不怕,怕的是心力交瘁却施展不开手脚。冯小刚坦言:“我对春晚的改变远不如春晚对我的改变。我对春晚的改变,如果能有5%至10%就不错了。”这话耐人寻味,连“小钢炮”冯小刚都哑了火,都成了被改变的对象,可知春晚导演确实不好当。“春晚有春晚的规律”,绝非虚言。

  其三怕。怕什么?挨骂。按说喜欢骂人的冯小刚应该不怕挨骂,但恐怕没有谁真心愿意听骂声,此前《私人订制》被质疑,冯小刚不是恼羞成怒、恶言回应吗?好在冯小刚已有准备:“无论春晚弄成什么样,都是会挨骂的。看春晚是一个习惯,骂春晚现在渐渐也成了一种习惯,成了一种时尚了。”既然如此,万一春晚播出后被吐槽,冯导还得悠着点,别急赤白脸与观众对骂。

  其实,观众愿意骂并非坏事。骂,起码说明他们关注并观看了央视春晚;骂,是希望央视春晚越来越好;骂,更是一种必然,二三十年前国人的文化消费很贫瘠,除夕那天一家老少守在电视机前看春晚是享受,如今国人个个堪称美食家,无论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吃个够,口味越来越刁,面对老态龙钟的春晚年夜饭,当然更挑剔、更要说三道四了。

  此外,春晚语言类节目缺少讽刺,也是被吐槽的一个原因。语言类节目是央视春晚的重头菜,语言类节目的成败,基本上取决于接不接地气,有没有麻辣诱惑。如果老是歌功颂德,或者为了让观众笑故意咯吱人,就难免讨骂。说白了,语言类节目就得痞一点,尖刻一点,辛辣一些,敢于直面现实,不怕讽刺权贵,有句话说得好,当相声不再讽刺的时候,人们便开始讽刺相声,小品亦然。近几年的春晚,我们根本看不到《宇宙牌香烟》这样的相声,也看不到类似讽刺官场不良风气的小品《打扑克》。

  去年2月,央视前副台长洪民生接受采访时谈说:“春晚节目仅仅是每年变一下形式,内容却没进步……老百姓过得还很苦,春晚却一直在歌功颂德拍马屁。”洪民生曾分管头十年的春晚,他的看法颇可信,令人共鸣。谈到春晚,冯小刚的愿望是“我只能防止全体(观众)都睡觉”。这个愿望有点低,防止观众打瞌睡还不够,还要精彩纷呈。春晚到底怎么样,还得走着瞧。

(责任编辑:张无)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