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新年将至,又到老广“行花街”时。然而,羊城晚报记者却于此中发现不少尴尬之处:迎春花市的省外认知度似乎还不如广州番禺长隆游乐度假区;在广州热情对外推广、热心申遗之时,迎春花市该何去何从引人关注。
广州花街历史悠久,这是不用政府和企业推动,单靠民间习俗驱动都可以自动延续的。正如无论有没有法定假期,大家都是要过春节一样。不过社会多元化之下,每一个时代又会孕育出新的兴奋点。30年前圣诞节还不太被中国百姓所知,如今却席卷了中国大小城市。这意味着当今的节日性消费的产生机制,已经被强大的商业文化占了主导。日新月异的“长隆”,其名声盖过一成不变的花市,也就不奇怪了。
然而,人们同时也清楚,广州花市这个古老的文化品牌确实有其独特的、其他城市所没有的魅力。旅游景区毕竟是企业打造的,只会适应市场不断的变化,无论是名称还是形式,都很少有百年之计的说法。而广州花市是和岭南百姓、广州文化、市民趣味息息相关的,只要这个人文地理与大气候不变,那么花市的生命周期应该会比某一个企业的经营要更悠久。无论花市是繁盛还是平淡,是节俭还是铺张,其内核都是有民间支持的,对花市的共识至少在广州人心目中是稳定的。
至于“对外宣传”的提法,这始终是让人觉得别扭的。毕竟,广州的花市就像“武汉樱花”、“重庆火锅”、“北京庙会”那样,作为城市名片已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果按照企业的套路去经营,那就要瞄准目标消费群,进行各种事件营销,要请大师策划,请旅行社参与,还要核算投入与收益比。显然,作为民间传统的广州花市,并非类似“印象西湖”那样的文化项目,非要靠政府公关传播,除非此举真的有某些政治经济目的。那就不是民间人士所能想象的了。
广州花市的存在,本来就不是为了吸引国内外旅游观光而诞生的。行花街就是本地人习俗中的一个保留节目,外地人在年三十前统统跑回老家了,这个时间节点上的花市当然不可能吸引全国关注的目光了。曾经有说法要延长广州的花市档期,且不说这和花期、花农、市场规律背道而驰,单是其为了宣传广州的功利性就很令人诧异。花市做得好,不是靠申遗,不是靠商业炒作,也不是靠延长时间,而是靠政府对民间民俗空间的悉心关照,让花市茁壮成长不走样,不要沦为小食街,就已经是最好的保护了。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