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社区零售业巨头、跨国企业迪亚集团大量关闭其在北京的直营和加盟店,不少门店持续甩货清仓。对此,迪亚集团的官方回应是,集团决定平稳而循序渐进地结束北京的业务,将拓展重心转移到上海市场。
从上海联华撤股,到家乐福将其剥离,再到北京闭店潮,迪亚天天及其代表的折扣店模式在华屡陷困局,症结究竟在何处?首先在于迪亚“折扣店”这一舶来模式,在中国市场定位不清、特色不明,难以实现真正的低价折扣。折扣店是以销售自有品牌和周转快的商品为主,并以有限的经营面积、简单装修、有限的服务和低廉的经营成本,向消费者提供物有所值的商品为主要目的的零售业态。与国外同业态相比,目前中国市场上的折扣店并非标准意义上的折扣店,不过是缩小版的标超而已。
其次,自有品牌未能经营好。数据显示,欧美市场上,迪亚几乎每家店自有品牌的商品占比均达50%以上,有的甚至达70%-80%;而在中国市场,其自有品牌远未发挥出优势,占比已由最初的20%下降到10%左右。迪亚天天店面里,自有品牌商品常和非自有品牌商品统一摆放在货架上,包装设计无特色、视觉效果不佳,甚至流露出对品牌商品的模仿痕迹。而随着原材料成本上扬,迪亚天天原本低于品牌商品价格20%左右的自有品牌的价格优势难以保证。更为关键的是,折扣超市对产品质量进行全方位的管控绝非易事,加之近年来不断涌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对品牌商品的信任度都在下滑,何况迪亚天天的自有品牌商品。
此外,选址遇难题,租金居高不下,难以实现成本管控。在国外,迪亚通常会在商业竞争并不激烈的地方开店,但在国内不少迪亚天天折扣店常会与一些大卖场、超市甚至百货商场在狭窄的商业圈里遭遇,作为商圈的后进入者处于劣势。同时,在北京社区房源中,适合迪亚开店的中户型太少,且较高的租金已成为发展障碍之一。
迪亚北京闭店潮,凸显了折扣超市的生存困境。折扣店若要在中国“生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新的业态形式无法适应中国市场,作为一种新业态的起步,必须经过一系列磨合和发展的过程。折扣店需要明确自身定位,其市场定位不应仅仅是“位于大型超市和便利店之间的业态”,而是“定位于居家每日消费”的新型商店;需要有一个大型生产商,长期为其提供廉价且有质量保证的货源;折扣店的物流系统需要对市场进行细分后选择合适的方式,最终在全球范围内组织供应链或者共享大卖场的供应链系统。只有建立起完善的采购、物流和信息系统,降低运营成本,保证“折扣”的价值实现,真正满足消费者日常生活需求,才能培养长期固定的消费群体,折扣店才有生命力。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