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宇:《私人订制》到底成全了谁,又恶心了谁?

2013年12月26日 06:4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网友李光宇认为,《私人订制》这部业内一片差评的名导大片,依旧复制了烂片好票房的模式。如今的电影圈不缺土豪,以至于每部电影背后都或多或少藏着土豪的身影,动辄上亿美元的项目屡见不鲜。而挥霍巨资的背后,到底有多少人是真正想拍一部好作品?

私人订制

  2013年12月22日,观众在江苏省南通市文化宫世纪影城醒目的《私人订制》海报旁走过。 图片来源:许丛军 / 东方IC

  1997年上映的《甲方乙方》在豆瓣上的评分是8.1。“那一夜我们都喝醉了,也都哭了,互相说了许多肝胆相照的话,真是难忘的一夜。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那部电影留给人们的记忆,不止是影片故事的奇思妙想,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辛辣讽刺。时间过去了16年,有着同样桥段,同样想帮人“造梦”的《私人订制》,电影本身的质量却与里面的台词一样“成全别人,恶心自己”。

  《私人订制》到底成全了谁,又恶心了谁?从票房来看,这部业内一片差评的名导大片,依旧复制了烂片好票房的模式。8000万元刷新华语2D电影首日票房纪录,公映第三天以过亿元的成绩创下华语片单日票房新纪录,随后又以4天3.2亿元的超快敛财速度刷新“华语电影最快破3亿元纪录”……可以说,即便影片口碑不佳,钱也一点儿不会少赚。

  还记得“业余导演”姜文的一句名言,“站着,并且把钱赚了。”他的电影作品产量低调、质量高调,让每一部力作都是票房、口碑双丰收。无植入广告造势,无娱乐绯闻宣传,从专业影评人到草根观众,大家一致认可电影是“站着赚钱”。而现在许多国产烂片,越来越不把“站着”当作重点,反倒是“赚钱”最重要。

  这一趋势的后果是,越来越多的影片把重点放在找大牌明星参演、雇网络水军造势、拉知名厂商赞助,甚至是炒作演员绯闻上面。倒是电影最关键的根本——讲好故事,没人再当回事了。如果电影粗制滥造,还能一再取得票房成功,这样形成的“劣币驱逐良币”效应,会拉低电影制作品质的底线,让中国国产电影在“叫座不叫好”的路上一去不返。

  也许有人会说,片子再烂也有那么多观众愿意花钱买票,愿意走进电影院消费,这就是国内影业现状——“人傻钱多”。如今的电影圈不缺土豪,以至于每部电影背后都或多或少藏着土豪的身影,动辄上亿美元的项目屡见不鲜。而挥霍巨资的背后,到底有多少人是真正想拍一部好作品?大多不是借机要名要利,就是捧红小情人,再不就是更为隐秘的洗钱、圈地。真正想给观众讲好故事的影人,却往往无钱无势,拍出的佳作要么胎死腹中,要么只能在小影院上映,根本无法与有“金主”撑腰的豪门大片抢占院线市场。

  小成本佳作无人问津的背后,不是观众的欣赏水平有问题,而是普通观众的选择权被“私人订制”。虽说“好酒不怕巷子深”,可如果好酒深居闺中,饮酒者闻所未闻,试问如何能去伪存真,给佳作投上支持票呢?

  烂片刷新票房纪录,来自于院线排片上的“霸王硬上弓”。对贺岁档来说,有消费需求的观众,走进电影院面对的几乎就是“《私人订制》包场”的局面,想不看它都难。以华谊兄弟影院为例,对《私人订制》真是倍加厚爱,从早10点到晚23点,一天排片32场,几乎每隔20分钟一场,热门时段更是10分钟一场,一不留神,会让观众误认为进了《私人订制》影院。同样的情形,也曾发生在《天机·富春山居图》、《小时代》等影片上映的阶段。可以说,剥夺观众的选择权,是烂片赢得票房的不二法宝。

  另一方面,国内独立影评人本就凤毛麟角,在金钱攻势面前,有许多人正日益失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变成替烂片站脚助威的马屁虫。在影片上映之初,大量网络水军给烂片脸上贴金,或者至少把话题炒热,轰炸观众的视觉,干扰观众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烂片屡屡刷新票房,恶心观众还能把钱赚了,这种劣质的成功学,必须受到业内的高度重视。在电影逐渐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重要部分的时候,再纵容烂片占据院线,侮辱观众智商,对未来电影业发展将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中国经济网网友 李光宇)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私人订制》,莫成了为少数人定制

     《私人订制》的公益“笑”果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