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群众解决麻烦是政府的本分

2013年12月18日 13:44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刘晶瑶

  政府应当让群众感到贴心,了解群众呼声,尽本分替群众解决麻烦

  “北京井底人”王秀清,为省房租供子女读书住在供热井里。该事件经媒体曝光后引起巨大的反响。社会纷纷向他伸出援助之手,最新的好消息是12月10日下午,“井底人”王秀清与北京城市学院签订了劳动合同,正式成为该校后勤部门一名员工,除了每月3600元的稳定薪水和社保外,他还搬进了学校为他安排的宿舍。

  “从井下搬到地上了。”王秀清说他很高兴,人们也替他如今的生活改善感到开心。但他在接受央视面对面节目采访时,说出的一段话却耐人寻味——王秀清在井底生活了十年。他从没主动申请过农村低保。

  王秀清称,一直没主动申请过农村低保,是因为“老找政府,怕给别人添麻烦,给政府带来不体面。”这里面的潜台词不难读懂,老实人“王秀清”之所以会留下添麻烦的印象,估计要么是因为他的切身遭遇,曾因为自己的合理诉求,想找政府帮忙,却遭遇门难进、脸难看的机关作风,碰了一鼻子灰。要么是他曾听周围其他人,谈及过类似的经历,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即便不是身处社会底层的“井底人”,环顾四周,对政府机关留下这样印象的人,实在不在少数。政府机关倒是很体面,奢华的政府大楼富丽堂皇,可人们想进去找个厕所上,都成了难事。异地户口想办个准生证,就得往返老家十几趟,盖上无数个章。瘫痪老人要办特病医保,竟被要求到现场体检……当然,这些严重影响政府形象的事情,已经在地方“特事特办”的处理中得到了解决。

  但在个别小地方、小机关,总有一些手上有些“小权力”的人,把自己当成了“大衙门”,给群众脸色看,不仅不以帮群众解决麻烦为本分,反而用官僚作风给群众添麻烦。这样的事情多了,也难怪越来越多的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自己解决的,就不去给“政府找麻烦了”。

  自从去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之后,各地陆续开展了转作风,树立机关新形象的工作。实施一年来,也确实卓有成效,类似给群众“添麻烦”的行为陆续减少。但从“井底人”从未申请过农村低保及类似的事件中,能够看出,政府工作中可以查缺补漏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让贫困群体“应保尽保”,为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提供帮助等等。

  政府应当让群众感到贴心,了解群众呼声,尽本分替群众解决麻烦。对于公民提出的合理要求,及时予以解决;按照政策规定,关心群众的“麻烦”,及时提供保障。只有越来越多人,不再把找政府办事当成找麻烦,并在办事过程中,得到了尊重和帮助,这样的政府才符合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应有之意,才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核心理念。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