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知名瘦身企业“玛花纤体”突然人去楼空,欠下消费者至少数十万元的“卡债”。
这几年,连锁企业关门导致预付卡消费者蒙受损失的事件层出不穷,各级管理部门也下发过多项明确规定,要求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但从玛花纤体事件来看,一线监管仍存在不小的漏洞。放任预付卡发放,又缺少监管,就会使企业与消费者间的信息不对称被放大,显然对消费者保护十分不利。
商务部去年发布的《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规定,规模发卡企业、集团发卡企业和品牌发卡企业实行资金存管制度,企业存管资金比例不低于上一季度预收资金余额的20%-40%。
现有的自行发卡的企业,是否都遵守了资金存管制度?《办法》要求“单张记名卡限额不得超过5000元”,而玛花纤体的预付卡动辄几万元。对违反规定的企业,《办法》规定可处以上限3万元的罚款;企业受到行政处罚,监管部门要在媒体上公示信息。这些措施有没有落实、效果如何?管理办法要不断升级,在罚款之外,建议叫停严重违规的预付卡;实际监管更要让消费者看到成效。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