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黑作坊食品入校曝出怎样的监管漏洞

2013年12月06日 07:33   来源:羊城晚报   阅尽

  污水横流、臭味扑鼻、苍蝇乱飞……无证无资质生产的黑作坊食品会流向哪里?人们的第一反应肯定不外乎街边档或监管较松的菜市场等。然而,若有人说,其中部分源源流向校园食堂,相信许多人都会错愕甚而愤怒——这是真的吗?

  这两天,城中媒体连续报道,证实确有其事——有记者星夜暗访跟踪送货车亲眼所见的事实为证,也有黑作坊的“出货单”为证。在黑作坊的客户群里,既有高校,也有中小学和知名幼儿园。据报道,已有一所被曝光的高校处分了相关责任人,而那些没被曝光或查处的校园食堂,结局又会如何?更重要的是,人们不知道,从阴暗污秽的黑作坊通往洁静堂皇的校园食堂,其间有着怎样的利益链?它暴露出的,又是怎样的监管漏洞?

  食品安全是近年公众最为关心的民生焦点之一,如何强调其重要性都不为过。而校园食堂,作为人多面广而又较敏感的就餐场所,更应是监管保障的重点。正因如此,近年来,广州已多次印发了《学校食堂卫生管理指引》,其中对校园食堂责任人、建章立档、餐厨卫生以及食材检验,包括采购环节等,事无巨细,均做了规范。若这些条条框框都能真正付诸实践,校园食堂的食品安全防护墙可谓“固若金汤”。

  然而,现实的吊诡就在于许多贴墙上、挂嘴上的规章,一遇行动就变形走样。据报道,在被曝光的高校食堂,赫然挂着餐饮“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和“优秀食堂”等牌匾,不知当初颁发这些奖牌,到底是按什么标准评比的?是授奖者的疏漏还是获奖方善做表面文章?按照校园食堂卫生“指引”,“采购食品应向供货方100%索取卫生许可证、卫生检验报告书等”;“采购肉类食品必须100%是定点屠宰场,100%索取卫生检验合格证明”,等等。那么,这些100%无证的黑作坊食品,又如何乔装打扮溜进了校园食堂?

  “变通”渠道当然有的。某黑作坊就“借”用了一家有正规牌照的公司的证书。从“黑幕”交易可看出,某些校园食堂还是有点“规则意识”的,所以要对方提供证照,但也仅限于此,只要有“照”,哪管它的食品是否张冠李戴、合不合格,无所谓。“照”也就是糊弄监管。由此不难发现,在黑作坊食品走进校园食堂的过程中,“监管”是有的,一次次发了文件“指引”;有些单位台面上也“贯彻落实”了,汇报时肯定“100%”做到了,只是黑作坊的货却混进了校园!谁又该为其中的漏洞承担责任?

  诚然,黑作坊食品之所以吸引了那么多校园“大厨”,无疑在于“价廉”。这对要应付物价飞涨的校园食堂来说,是个难以抵挡的诱惑——无论食堂还是经手人都有可操作的“利益空间”。至于价廉的背后是否以次充好,是否有安全隐患,要么心存侥幸,要么利字当头。总之,“安全”和“利益”一交锋,安全就靠边站了。但是,近年频频引爆舆论的诸如地沟油、毒奶粉、瘦肉精等食品安全公共事件,最初的诱因哪个不是“利”字?

  无证黑作坊食品挤进校园本已令人担忧,而更让人震惊的是,有些黑作坊竟将打入多少学校食堂作为“品牌”公然印成宣传单争抢生意,足见这种“黑市”已处于半公开化。同时,也映射出这种现象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如果监管对此仍旧视若无睹,不仅是对广大学子食品安全的极端不负责任,而且,曝出更大的食品安全事件,恐怕也是迟早的事。

  (作者是本报首席评论员)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