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从哪里来?当然是你爸妈生的啊!老师跟你说是爱情的结晶,No,No,我们是哺乳动物又不是晶体。你妈跟你讲,是垃圾堆里捡回来的?你妈记错了……”这样风趣的开头,来自于近日网络热传的《一分钟性教育》短片。片中,加菲猫、葫芦娃、蜡笔小新等可爱的动画人物,给小朋友讲的是“大人不教”的事。(11月18日《中国青年报》)
在对少年儿童的性教育问题仍处于遮遮掩掩的情况下,《一分钟性教育》短片走红网络,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在国人意识中,关于性的话题,不仅口头上是羞于启齿的,在思想上更存在一种仿佛与生俱来的抵制意识。即便是面对孩子“我从哪里来的”的好奇提问,家长不是以“你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之语进行搪塞,就是“你是爸妈爱情的结晶”云山雾沼般令人不知所云。这样的“性教育”,显然不能起到真正的教育作用。
由于“性”所谓话题幽微而敏感,孩子不问,家长自然很少主动给孩子普及(如果家长具有开明精神和良好性教育素养的话),而学校在性教育方面显然也存在不小的空白。相信不少80后跟笔者一样,当年学校的所谓性教育就是生理卫生课上老师让自己看课本;如今虽说性教育逐渐受到重视,但性教育的教材编制、课程设置以及师资方面存在的短板,性教育显然仍没有跟上时代要求。应该说,性教育作为一种文化和社会产品,其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很大程度的脱节。这种情况下,《一分钟性教育》短片走红,想来并非偶然。
家长的遮遮掩掩,学校的欲说还羞,性教育两大主体力量先天不足,在性教育呼声不断高涨的形势下,尺度适中、趣味又不失科普精神的短片《一分钟性教育》自然而然就走红了。这部短片采取小孩子喜闻乐见的动画形式,以加菲猫、葫芦娃、蜡笔小新等动画形象为主角,向小孩子进行最基本的性教育。应该注意到,短片制作团队的5人中,大多是“85后”,他们无疑也曾经历过那个对性遮遮掩掩甚至讳莫如深的时期。如今他们做《一分钟性教育》短片,或许其中包含着对那段性教育缺失岁月的知性审视。毕竟,不论在那个年代,性教育的科普意义都不能被遮盖。
儿童性教育历来是个难题。且抛开“羞于启齿”的思想认知障碍,即便在普遍认识到儿童性教育重要性的今天,如何进行性教育仍然面临不少难题。由于性问题的特殊性,对少年儿童进行性教育需要一个合适的尺度,太保守了无法确保科普效果,尺度太大了则超越儿童少年的认知能力和承受限度,可以说,当前性教育没有得到应有普及,尺度把握困难是不可忽视的原因。除了尺度难以把握,更多深层问题还需审视,主要针对儿童少年的性教育该如何进行?限于儿童少年的思想认知和知识储备,他们显然无法容纳太过深奥的问题,这就要求性教育既要说明基本问题,又不能太深奥,应尽量做到形象性展示。比如,《一分钟性教育》中对于“男孩为什么撑帐篷”的解说,据制作团队介绍,他们一开始想用坦克模型“炮管抬起”、自行车车胎充气等进行类比展示,但最终选择利用气球逐渐充气的过程予以解释,较好地将科学性和形象性进行结合,不仅精准把握尺度,这种类比也符合科学原理,在少年儿童的认知范围之内。
《一分钟性教育》短片走红,是科普精神和时代需要有机结合的产物。随着社会对“性”这一话题的逐渐脱敏,以及性教育作为课程慢慢进入学校,对少年儿童的性教育不应该一直遮遮掩掩、欲说还休。要知道,对少年儿童进行性教育,是其身心发展以及人格形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科学合理的性教育,可以让儿童少年对身体、对性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形成认识“性”、尊重“性”的基本素养和保护“性”、防范性侵害的防范意识,这在未成年人遭遇性侵害的新闻并不鲜见的今天,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涵。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