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性教育不能成为“女德教育”

2016年06月27日 10:19   来源:中国青年网   刘义杰

  近日,有网友在网上晒出江西省某高中生性教育教材出现女孩婚前性会被认为?“下贱”等字眼,被质疑侮辱女性。此前,该教材出版机构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认为,因为“下贱”有加引号,并不能算侮辱女性字眼,25日,中国从江西省教育主管部门了解到,目前正在对该教材进行修订。(6月26日中国江西网)

  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教材可能语句上存在瑕疵,但绝无贬低女性的意思。但对此恐怕没有人相信,一个简单的道理,在说婚前性行为带来的伤害时谈的两点,失去爱情和容易堕落,为什么指的都是女性?

  一组调查显示,50%女性工作中经常受到性别歧视。女性歧视是社会发展的一大障碍。但很难相信,对女性的歧视竟然存在于高中生性教育教材中,其折射出的出的仍然是“红颜祸水”的陈旧理念。是对封建社会对女性“三从四德”的思想的折射。

  对中小学生性教育进行性教育是必然和迫切的。2014年媒体曾公开报道称,中国每年人工流产至少1300万,位居世界第一,其中不包括1000万药物流产和在民营医院所做人流的数字,而堕胎者超半数是未婚青少年。而据一项调查显示,在上海大约5%的受访初中生有过性行为,受访高中生中有10%到15%,受访大学生到了20%到25%的比例。曾有统计,在深圳,未婚人工流产占人工流产的31.4%;在杭州,近5年在校生要求免费援助做人流手术的,以每年24%的速度在上升。在这样的局面下,教会中学生学会保护自己非常必要。

  如何教会中学生保护自己呢?我想必然需要的是专业的科学素养,以及非道德说教者的人文情怀。必须意识到,食色性也。认识到,中学生性行为并不可耻。更应该意识到,中学生性教育更应该是一个平等的教育,是对男女生的一个公开公平的教育。而不是将性教育异化为“女性教育”。而称婚前性行为女孩“下贱”恰恰是将性教育异化为了“女性教育”。似乎所有的婚前性行为都是女孩导致的,2011年广东提出,将在省内进行试点,对中小学女生实施女性教育,便引起社会哗然。

  毫无疑问,如今有很多女性不够自爱,“傍大款”“当三陪”等等,但女性不自爱的同时,也代表着很多男性不自爱。这分明就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问题。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需要反思的社会的道德风气,当然也需要反思性教育。单纯地从女性性教育的方面入手,根本就不是关爱和尊重女性,而是对女性群体存在偏见,更是对女性的一种歧视。

  在一个男女平等的社会,性教育自然不应该从单一方面入手,道理很简单,自尊、自信、自强、自理的道德观和人生观,不单是女性应该具备的,更是男性应该具备的。否则,性教育就异化为了性别教育,说难听点又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女德教育”。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