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宿州的开发区只注重围绕生产的要素保障,对人的需求考虑不充分,在交通、居住等配套上与城市整体发展脱节,导致企业劳动力流失和用工难。现在,宿州加快开发区的经适房、商业街、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大职业教育力度,促进城乡社会保障对接,让从农村来到城市打工的年轻人有了安定感。
过去,农民出来打工,只要对方提供三餐一宿,工资能按时发,就满足了。现在,新一代农民工的诉求升级了,除了工作,他们更追求生活的质量和个人的发展。
这种变化,让那些一度远离市区的工业园区变得有些“面目可憎”:住得不好,吃得不好,培训很少,娱乐很少……不是农民工挑肥拣瘦,而是劳动力市场实现了正常合理的进步。
面对这种打工需求的变化,企业、政府必须做出调整,去适应,不然“用工荒”就挥之不去,企业的生产经营就会不稳,经济发展就会失去宝贵的人力资源。
宿州的做法是创造条件,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比如建经适房、开商业街、办学校、设医院等。这些做法让打工者真正体会到城市生活的便利,从而产生归属感,愿意长久地留在当地。如此一来,企业用工就稳定了,而只有在稳定的前提下,熟练工、技工才有可能大批量的产生,才能保证企业发展。
宿州的困难不是个案,宿州的实践值得我们探讨思考。高素质劳动力是中国经济的内生动力之一,政府和企业只有更多地做好服务,才能留得住人才,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