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姓经济 安居姓社会

2013年11月01日 08:08   来源:人民日报   李智勇

  不管是实现经济功能,还是社会功能,都要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不可蛮干硬干

  地值钱,房有价;有需求,有供给。房地产是产业,发挥着经济功能。

  从宏观上看,在各地的发展规划上,不乏有把房地产列为“支柱产业”的表述;地方财政收入中,来自卖地的钱如今也还占据相当的比例,乃有“土地财政”一说;很多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经营城市的第一桶金,自房地产始;在拉动GDP、带动相关产业、解决就业方面,房地产的确是火车头之一。

  从微观上看,房子意味着家庭财富的保值增值。随着房价的持续上升,有房无房大不一样。在10年前的北京,假如同样拥有一笔钱,买了房的家庭和没买的家庭,财富总量如今已有明显差别。

  既然姓经济,那么,从经济视角看待当前的住房供应体系,有些问题就能看得更清楚。

  比如,住房市场化的方向,错了吗?

  一位父辈感慨说:看看这些小年轻,刚毕业就能买房,我排队排了一辈子!福利分房“安居不要钱”的神话后面,是供给的严重不足。住房走向市场,旺盛需求的支撑下、丰厚利润的驱动下,开发商劲头十足,拿地如打仗,盖房如冲锋,才带来住房供应海量增加,人们安居梦大规模实现。

  这说明,只有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才能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满足多层次住房需求。走回头路,回到福利分房上去,死胡同一条。

  那么,总有一部分群众由于劳动技能不适应、就业不充分、收入水平低等原因而面临住房困难,靠市场永远住不上房,怎么办?

  市场失灵,政府弥补,既是实现住房供给社会功能的要求,也是经济运行的硬道理。靠市场解决不了的民生需求,政府必须“补好位”,为困难群众提供基本住房保障。大力建设保障性住房,到2015年覆盖面达到20%左右,这是政府的承诺,要确保完成。安居梦是每个人的梦,无钱无片瓦,这种状态显然不符合社会正义。

  需要强调的是,不管是发挥经济功能,还是社会功能,都要遵循规律,不可蛮干硬干。

  比如,一线城市房价一直高企,怎么看?首先得正视,价格是资源稀缺的表现。北上广深,产业集中、人才聚集、公共服务发达、保障水平较高……好处越多,房子便越值钱。贵,是经济规律支配的结果;拥有更多发展机会,房子比老家还便宜,哪有这么好的事?

  当然,过快增长的房价意味着经济风险的增加,不利于产业的健康平稳发展;过度依赖房地产这个火车头的经济结构,也需要调整。而调整结构和宏观管理,也一定要遵循经济规律,要进一步运用好经济杠杆,特别是要正视供求关系。

  比如,掌握本地住房的真实状况,科学预测需求,科学划分市场与保障的边界,并以此作为供地、投钱的依据。有的城市要进一步挖掘供地潜力,有的城市却要警惕供给过度,避免出现空城、“鬼城”。

  只有尊重规律、因势利导,才能保证政策的效果。

  社会功能层面也是如此。保障房是政府责任,无利也得起早,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可以运用市场手段,不意味着非得政府单干,而是要综合运用政策措施,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保障房建设与运营。

  房地产是经济的,安居梦却是社会的。应该让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合理分工,形成互补,以期相得益彰,避免双手互搏。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