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希望小学上项目背后是政绩饥渴

2013年10月31日 13:09   来源:东方网   叶祝颐

  在海拔1350米的湖南省炎陵县大院农场,一所新学校的建成,被几代人盼望了近20年。然而,仅在竣工不到半年后,一个计划投资过百亿元的项目被引入炎陵,希望小学所在地块被划入首批征地范围。刚竣工的希望小学被强拆,村民因阻止拆迁被打伤。最终的结局是,项目并没有在预定日期顺利奠基,孩子们则被迁入了一个过渡性的板房学校。(10月30日《法制日报》)

  只因政府要上一个大的招商项目,贫困山区百姓盼望了近20年,刚刚竣工不到半年的希望小学就被纳入征地拆迁范围。尽管当地村民与教师据理力争,尽管孩子们的去处没有得到妥善安排,当地政府依然不顾村民的阻拦,强拆了刚刚竣工的希望小学,把学生赶到活动板房里上课。无辜孩子的权利何处安放?希望小学的捐赠人情何以堪?政府又如何取信于民?读罢新闻,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某些官员常把“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口号挂在嘴边,为何光说不做呢?

  对此,村民痛心疾首。但是,炎陵县官方资料显示,新华联·神农谷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项目是炎陵县引进的首个百亿旅游大项目。在诸多政府文件中,该项目均被称为“炎陵县举全县之力打造的‘一号工程’”。教育局已经与县政府签订拆迁协议。手无寸铁的村民如何阻挡放肆的权力与武装到牙齿的推土机?

  炎陵县政府大厅显示屏滚动播放:“项目先于一切,项目高于一切,项目重于一切”这三句狂热的口号,当地政府对招商引资的饥渴程度可以窥见一斑。我们并不可否认,地方政府需要招商引资拉动经济增长,提供利税支持,创造就业机会;官员需要上项目完成政绩指标。政府重视招商引资、上项目无可厚非,政府所提的口号也很煽情,但是政府上项目应有权力边界。政府的职责在于依法行政,职能部门各司其职。招商引资是招商部门的事,政府应该保持权力理性,不能把招商变成“招伤”,更不能置学生权利于不顾,拆除新建希望小学上项目。

  政府上项目只见权力不见权利,即便换来大项目落地与具有喜感的GDP数据,除了给地方官员带来政绩,给资方带来财源以外,对当地民众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何益?新竣工的希望小学被强拆,孩子们的受教育权利被践踏,城乡规划说变就变,法律法规权威何在?当地发展的意义与希望何在?尤其讽刺的是,当地政府强拆了希望小学,所谓的“一号项目”并没有如期奠基。

  其实,不仅是湖南炎陵,全民招商俨然成了许多地方“公开的秘密”。笔者手头的例子就不少:山西长治承诺,投资商亏损政府“包赔”;江苏沭阳规定,未完成招商任务的官员降格使用;湖北大冶官员请来500强老板考察可获万元奖励;安徽怀宁对重点招商企业挂牌保护,非经县委县政府同意,职能部门不能检查;黑龙江肇东出动警车低价为招商引资企业抢奶源。还有的地方招商引资引来的是污染企业,造成生态环境恶化。一段时间以来,民众血铅中毒、镉中毒与癌症村的报道更是以放大状态呈现在公众面前。在政绩驱动下,一些地方患上了政绩饥渴症,非理性招商冲动并未得到遏制。

  发展并非只有招商上项目一条路。某些地方只见政绩不见民生,只见权力不见权利,为了招商不惜滥用权力,大拆大建,无疑不可取。但是要改变招商引资怪现象,单纯指望民众用脚投票就让地方政府坚守权力边界,淡化招商政绩并不现实。在我看来,关键要健全两套机制。一是决策失误追究制度。通过问责让没有经过民主程序、科学论证的决策出不了台;让好大喜功、盲目决策者承担应有的责任,促使决策者保持权力谦卑,学会倾听民意,谨慎行使权力,不再拍脑袋上项目。二是创新政绩评价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完善招商制度设计,改变以招商论英雄的官场风气。加大地方政府的违规成本,增加官员的政绩风险,构建正确的权力伦理,避免招商怪现象蔓延伤害民生。否则,拆学校上项目之类的闹剧还会继续上演。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