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以自主创新维护“数据主权”

2013年10月28日 13:45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黄堃 陈勇

  “棱镜门”丑闻持续发酵。法、德等欧洲媒体近日先后披露,美国情报机构大范围监听欧洲国家的公民和官员,连德国总理默克尔也未能幸免。

  美国之所以能随意窃听欧洲国家,是凭借其网络和电信核心技术上的明显优势,以及欧洲国家对其技术的依赖。

  众所周知,从芯片到操作系统,从网络路由器到数据库软件,美国在IT业界的几大企业在各自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斯诺登陆续“爆料”揭示,美国情报机构侵入其他国家的电信或网络系统获取数据,离不开这些大企业的合作。

  此前有媒体披露,微软操作系统和英特尔芯片都留有“后门”,这很可能被美国情报机构所用。不仅如此,谷歌与美国情报机构的合作也屡次被曝光。但人们从“棱镜门”事件可看出,美国硬件生产商、软件开发商、电信和网络服务商、社交媒体等一众企业——几乎全部IT产业链,一直在和情报机构进行广泛、深度的合作。

  正是在这些企业的合作下,美国情报机构可以截取电信、移动通信、电子邮件以及社交媒体服务器上的全部数据,然后运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分析筛选,再综合利用各种信息,可以把被监听者的行为规律、偏好特征等清晰地勾勒出来。小到普通公民,大到国家领导人,“棱镜”下无所逃遁。

  在信息技术领域,欧洲曾是一个先行者,一度也占据较领先地位。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的移动互联和大数据时代,欧洲企业科研创新明显滞后,技术上与美国企业拉开差距,仅保留了个别有竞争力的大企业,核心技术依赖美国。

  面对严峻现实,欧洲试图亡羊补牢。“棱镜门”事件后,德国总理默克尔等欧盟国家领导人以及一些欧盟官员、专家呼吁,在欧盟及其各成员国政府的主导下,以空客模式组建具有竞争力的信息技术大企业,重建“技术自主权”。

  欧洲国家的教训足够深刻:在经济总量上,欧盟是个“巨无霸”,但在关键的信息技术领域却受制于人,自身信息安全和“数据主权”难以保证。

  自己的饭碗要装自己生产的粮食。在信息时代,一个国家特别是大国要维护信息安全,还是要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只有大力推动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掌握“技术自主权”,才能维护本国的“数据主权”。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尊重国家网络主权    2016年02月17日
  • ·鲁传颖:要理直气壮谈网络主权    2015年12月16日
  • ·防范主权债务风险需要机制到位    2015年06月11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