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大黄鸭1个月吸金2亿”是个有故事的标本

2013年10月25日 07:24   来源:红网   谢伟锋

  大黄鸭告别北京倒计时活动将在颐和园迎来高潮,这只在中国度过了“中秋”及“国庆”双节的庞然大物,3天后将离开北京。从9月初进驻园博园,大黄鸭在北京的展出就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公益景观,回望其在北京展出的历程,在“全民合影”的狂欢背后,也是一场能够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商业盛宴。(10月24日《北京青年报》)

  以往大黄鸭受的关注也不会少,但是这次挣得盆满钵满,让版权所有人霍夫曼都有点意外。在香港维多利亚港的展出,虽然场面火爆,甚至天王刘德华也慕名而来,但就经济账来说,也只是拿到了“十分有限的版权费用”,几千只黄鸭衍生品的销量也是毛毛雨。在北京下水之后,完全冰火两重天。光橡皮小鸭子就卖了数万,还得加班加点的赶制。京港同鸭不同命,这让人唏嘘不已。

  橡皮黄鸭子是国外浴缸的常客,也是很多人童年美好记忆的见证人之一。裹挟着治疗系和追忆系的效应,大黄鸭的被追捧也就没有国界之分。要把全球当成大黄鸭的浴缸,这也是霍夫曼本人的愿景之一。就在我们惊呼大黄鸭也能击中老外那“终将逝去的童年”软肋之时,国内的众多“大黄鸭”就好像突然一夜春风来,遍地开花。

  笔者所在小城最近也出现了只大黄鸭,它自称是香港大黄鸭的直系亲属,专程赶赴小城来为某国内知名房产开发商助阵。尴尬的是这个房产楼盘附近没啥水域,所以黄鸭也只能客串成旱鸭子,突兀的矗立在柏油路上,以供欣赏。同时在本地电视台也大肆宣传,几乎都喧宾夺主到别人都看不懂这是卖房子还是在卖鸭子。

  黄鸭得道,鸡犬升天。不过绝大部分国人在记忆中是真没有这鸭子的存在,不管物质贫瘠或者商品丰富的年代,咱们都没有下浴缸的习惯,所以按理来说大黄鸭在中国有可能“水土不服”。不过中国人是很信邪的,世界什么火就追什么,不管是土豪金的苹果手机,还是《狐狸叫》的神曲,亦或是这只孵化在荷兰的大黄鸭。可以说完全不需要啥饥饿营销,但凡世界认可的,那咱国内必须照单全收,并且规格要直接提高。

  大黄鸭打动人的艺术形式,却是最简单最质朴的。经过了环球旅行的镀金,终于是北京下了超两亿元的金蛋,当然衍生出来的讨论也很多。有的人开始痛批山寨文化太过,有的人大谈捞金攻势变味。众声喧哗也无妨,有了想法才是真。就这点来说,这只大型橡胶制品是物超所值了。

(责任编辑:周姗姗)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大黄鸭不是大肥鸭    2014年10月14日
  • ·我们该从"大黄鸭"身上学到什么    2013年08月29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