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门应为推广校园集体舞创造更佳环境

2013年10月12日 07:29   来源:红网   郑渝川

  2007年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因“不接地气”遭遇推广难之后,改版后的第二套校园集体舞今年在北京市的中小学展开试点。记者近日发现,新版的校园集体舞为了打消学校、家长对于肢体接触引发早恋的顾虑,取消了男女拉手等肢体动作,但其推广仍然不顺利。主要的影响因素是舞蹈师资短缺、男生接受程度差、学校场地狭窄等。(10月11日《北京青年报》)

  舞蹈是拥有悠久历史并融合了时代元素的艺术形式,有助于培育参与者的艺术素养,并能兼有身体锻炼——在校园内推广和试点集体舞,最现实的作用恐怕就在于让至少一部分学生走出教室,去伸展身体。此外,集体舞与其他集体文艺、体育项目一样,也能起到培养参与者协作意识和能力的作用。

  正在北京市中小学开展试点的校园集体舞,是提供给学生自愿选择的项目。只要教育主管部门不下达类似郑州市筛查重度精神病患的固定指标指令,校方不向学生传达压力,不异化为考试考查项目,这种试点和推广就值得肯定。

  舞蹈师资短缺、学校场地狭窄等问题,成为了目前影响校园集体舞推广的重要因素。中小学活动场地狭窄,甚至一些学校根本就没有活动场地,不但无从谈及推广校园集体舞,就连体育课、学生课外锻炼也找不到空间。同样,许多城区学校近年来招收的学生数量大大增加,教学场所却一直没有得到扩容,教室生均面积已经缩水到非常危险和尴尬的低数值。各级教育部门、教育学者、中小学校,均有必要将这些问题纳入到有关教育的舆论议程,要推动各级政府履行对学校基础设施和师资配备投入责任。

  如前述,校园舞是提供给学生自愿选择的项目,这就意味着学生完全有不参加这方面活动的选择自由。但目前所表现出的男生对校园舞接受程度差,学生们排斥集体舞中的男女拉手动作等现象;实际上恰恰说明,中小学长期以来体育和文艺集体项目开展太少,学生甚至教师无法确定男女学生共同活动特别是结对活动的恰当界限,所以才会形成“牵手”就“容易引发情感方面的问题”的离奇判定。

  没有人能活在不与异性正常接触和交往的真空,合理的接触交往会让人进一步明确性别意识和社会交际规则,减少某些畸形病态心理反应的发生。因此,学生、家长甚至校方越是对校园集体舞表现出不正常的排斥,教育部门应该做的,就绝不该是在这种排斥面前让步,而应通过积极努力的工作去改变人们的认知和排斥行为,促进校园内男生与女生的正常接触交往,提升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