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台风不能只靠“估计”

2013年10月11日 07:19   来源:京华时报   特约评论员那云风

  面对台风即将袭来,主观的“估计”是不可靠的,可靠的只能是科学;被动应对是不可靠的,靠的只能是主动、提前了知情况。

  台风“菲特”登陆闽浙沪,致使三地均受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又以浙江余姚市受灾最为严重。据称,余姚4天总降雨量相当于68个西湖,全城房屋多数浸泡水中。

  在此困局之下,不乏许多温馨的场面,诸如女子大雨中坐在路中央守窨井盖,保洁员连续背十几个孩子蹚积水过马路,民众自购皮划艇救灾,慈溪一企业家开“擎天柱”在余姚灾区救100多人,凡此种种展现出民众守望相助的精神与乐观豁达的情怀。但是,那么多人却身处灾境之中,只能在困境来临之后作出救助反应,却不能不引人深思。

  台风不是什么新事物,也没有什么突袭性。一些地方之所以不能未雨绸缪而变得被动,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失去了应急反应时间。而在相当意义上说,这个时间是政府公共部门来掌控的。正是因为履职的某种缺位,导致了这种被动的局面。

  有市民表示,这次政府在预警和应急上都有欠缺。“我在8日早上才收到政府发来的提醒短信,但那时早就淹了。”而当地政府部门也承认“对这次灾情估计不足,来得太突然,余姚几乎每年都会有台风,像去年的海葵,但都没有那么严重”。

  在预警上失去了先机,应急再科学及时,有时也难免无能为力。这不能不令人嗟叹,面对危险来临时的侥幸心理何时能摈弃?

  然而在现时代,所谓“估计不足”的理由,亦缺乏科学的支持。台风的威力有多大,祸害的地区有多广,又尤以何地为最,虽不能预测得十分精确,但也决非一无所知。如果有关机构和部门能对台风的特性进行科学的解析与预判,再由此作出应急预案,知会民众作出应急处置,又怎么会出现如许民众只能在全城皆水中生存的困局?

  这说到底,还是缺乏一点为民情怀与群众安然冷暖记挂在心的意识。面对台风即将袭来,主观的“估计”是不可靠的,可靠的只能是科学;被动应对是不可靠的,靠的只能是主动、提前了知情况。缺失了这两点,等到灾情严重了再应急再提醒,说什么都晚了。

  深刻的教训不止一次地教育了各级干部,不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不用实际行动彰显为民要旨,实践就会用反面的事例作出回答。台风“菲特”适时进行了一次检测,测出了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和干部还有相当距离。教训不可一而再,但愿此次台风能给一些人以足够的刺激与警醒。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