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蒋旭峰:白宫关门,美国税改何处寻路

2013年10月09日 07:08   来源:经济参考报   蒋旭峰

  当白宫“断粮”关门、调高债务上限这些超短期议题吞噬了华府几乎所有政治能量之际,麦克·李等议员提出的美国税收改革议题早已湮没无声。尽管奥巴马总统承认美国的税收体制千疮百孔,尽管呼吁税改的号角一再吹响,美国要推行税改首先需要具备天时和明确大方向。

  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加里·赫夫鲍尔认为,在国会参众两院和白宫由驴象两党分治的当前,国会议员的精力都放在有利于选举的短期议题上,在2014年中期选举前,美国税改似乎难借东风。

  假如在2014年美国中期选举后,美国民众厌恶共和党的右倾经济路线,民主党重新夺回国会参众两院,美国税改又该往何处去呢?目前来看,这一路线图还有待明确。

  如果民主党主导下一轮美国税改,在个人收入所得税领域,恐怕彰显社会公平将会是其改革重点。进一步提高39.6%的最高个税税率和大幅提高目前仅有20%的资本利得税率恐怕会是可选路径,以此来帮助扭转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的局面。在新一轮税改中,恐怕美国还需大幅降低最高税率征收门槛。与西欧和北欧国家相比,美国最高税率门槛过高,个人年收入40万美元以上者在美国才会缴纳39.6%的个税。麦克·李建议将美国的个税税率简化为15%和35%两档,年收入高于8.785万美元的个人都需按照35%的税率缴税。

  当然,加税要留意过犹不及,过高的名义税率势必将冲击企业家精神并吹大地下经济泡沫。美国智库凯托学会高级研究员丹尼尔·米切尔等专家指出,名义税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该国地下经济的比重将上升约1.4个百分点。

  企业所得税收逐年下降,目前仅占美国总税收的约5%。在改革企业所得税方面,美国两党的主张大相径庭。苹果公司兼具美国纳税第一大户和避税第一大户的双重身份就表明美国企业所得税制的漏洞之大。在经合组织34个成员国中,法国、比利时等绝大多数成员国都采用了“属地征税体系”,在该体制之下,一家法国企业在美国分部的运营利润汇回法国时无需再行纳税,只有美国等少数国家依旧采纳“属人征税体系”,也即苹果公司将巨额海外利润汇回国内,还将按照美国的联邦企业所得税法双重纳税。根据美国当前税法,年营收超过1833.33万美元的公司,大部分营收需要按照35%的税率缴纳联邦企业所得税。共和党一直建议美国的企业税制改革成属地征税体系,奥巴马政府对此的态度已从极力反对过渡到可以接受,但是还需要真正迈出这一步,以减少类似苹果避税事件的发生并鼓励海外投资回流美国。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