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中小学教育把人修理成考试机器?日前,广州举行首期广州教育大讲坛,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郑也夫作为讲坛主讲人之一,分析了中国教育的现状。(10月7日光明网)
中小学教育是孩子们打基础的时期,历来倍受大家的关注,在“科教兴国”的今天更是如此。孩子的成长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也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么培养人才,是教育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到底怎么了?请看一个真实的故事,或许会引起大家的思考。某先生到了某幼儿园,他在黑板上点了一个粉笔点,然后询问坐在下面的几乎目不识丁的孩子们:“这是什么?”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猫头鹰的眼睛”、“香烟头”、“电线杆子的顶端”、“星星”、“小石头”、“南瓜里的虫”等等,一口气涌出五十多个答案。而后,这位先生走进高中二年级的教室,问了同样的问题,大家沉默几秒钟后,几乎异口同声地说:那是黑板上的一个粉笔点。此答案如何?可以说这是一个无比明确也无比正确的答案,然而却又是一个可悲的正确答案。孩子先前的想象力到哪里去了?毫不客气地说,应该是被教育抹杀掉了。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变幻不定、极为复杂、多元多极的世界。没有了想象力,是十分可怕的事情。寻找那个唯一的正确答案,是目前中小学教育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黑格尔也说:“想象是艺术创造中最杰出的艺术本领。”由此可见,无论是科学试验,还是艺术创作,都离不开丰富的想象。
北大教授郑也夫说:“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没有一个在大陆受过中小学教育。”他甚至认为“在中国受过12年中小学教育的人,即使进入哈佛耶鲁等世界名校也不会获诺贝尔奖,因为12年的中小学教育把人修理得已没有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只是一个考试机器。”他强调的无疑也是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不仅仅是考试的能力。
考试到底要不要?作为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考试当然要,但若把考试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有创造力的唯一标准,是有失偏颇的。不局限于现有的知识,不迷信“唯一正确的答案”,对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非常有好处的。为此,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教育管理者和教育研究机构也责无旁贷。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融入中小学教育,或许会改变现有的“唯考试”和“唯分数”的做法,从娃娃抓起,从改变评价机制做起,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创造力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