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郭子旭一筹莫展:由于陕西省招办对其“不予投档”,以595分总成绩获得今年全省文史类考分第822名、本来有望被北京外国语大学录取的他,却可能无学可上。遭遇类似情况、在高考中受到影响的考生,不止郭子旭一个。(7月6日《中国青年报》)
几位准大学生眼看着心仪的大学在向自己招手,却因为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的时间与外语口语测试时间撞车,而只能“择其一”,最终导致当地招生办对他们“不予投档”,而面临着无学可上的尴尬。这种两难局面的出现,真的只是两种考试时间的“偶然”撞车这么简单吗?而涉事学生只能被动承受“无学可上”的代价?
在当地教育部门看来,该情况的出现非他们的责任,因为当地口语测试时间在3月份就已经公布,而北外的考试时间是后来才确定的,所以只能是北外考试来将就他们的时间。这种说法并非没有一定道理,北外方面在考试时间的选择上,确实有必要考虑到不同地区考生的时间问题。然而,既然问题已经出现,相关方面就不能对这一情况和考生的正当权益置之不理。
事实上,已有部分同学因为与省招办沟通,从而实现了对两个考试的兼顾。也就是说,当地的口语测试日期本来是可以灵活安排的。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参与沟通的同学可以选择在不同的日期来完成考试,为何当地招生办不对所有的相关同学都主动进行通知和协调?要知道,在教育部门下发的关于做好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中,就明确要求各地教育部门要“做好招生宣传和考生服务”。纵容这样的现象出现,所谓的“为考生服务”到底如何体现?
而据考生家长反映,当地招生办在与北外的沟通中,提出“让北外在4个计划基础上再增加3个名额”——若北外将7名面试通过的考生全部录取,就将7名考生全部投档;如果协调失败,还是只给那3名兼顾了两场考试的考生投档。这样的谈判条件,至少能够说明两点:一,即便是对于没有参加当地口语测试的考生而言,招办方面对之予以投档在原则上其实是可以做到的;二,暂且不知道提出如此谈判条件是出于怎样的考虑,但很显然,这种协调并看不出是把相关考生的利益放在首位。
目前,当地教育厅回应称,正就此事进行协调,北外方面也称对此事会保持关注。相信,在各方的协商解决之下,相关学生将不至于“无学可上”。然而,这一事件的解决,本不至于要考生和家长经历如此多的波折,甚至蒙上“无学可上”的恐惧。一个“以人为本”的教育部门,最应该做的,难道不应该是让所有考生都能够无后顾之忧的实现梦想吗?
都说高考之后,准大学生们才将真正开启自己的“社会教育”。显然,这样的经历对于涉事的准大学生们而言,就堪称是一堂深刻的社会教育课。一则,他们将明白,即便在当下的信息时代,社会沟通、运转的非必要成本仍如此之高;二则,“以人为本”的理念仍受制于薄弱的责任意识和僵化的行政思维而难以名副其实。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