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新任央行行长拉古拉姆·拉詹已经走马上任10日有余。摆在这位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面前的有三道难题:刺激印度经济增长,抑制通货膨胀,扭转卢比“跌跌不休”的走势。尽管拉詹此前曾成功预言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但作为仅仅掌握货币政策工具的央行行长而言,要在短期内扭转乾坤,把印度从危机的泥淖中拯救出来,实非易事。
印度经济目前表现出典型的滞胀特征:一方面,第二季度经济增长降至4.4%,物价指数却保持在两位数的高位。印度财政部早就向央行施压,要求降低利率,但央行为了抑制通胀迟迟难以决断。按照央行的说法,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已连续13次加息。扣除通胀因素,印度的真实有效利率并不比危机前的2003—2008年高。实际上,一直到2011年之前,印度的有效利率都呈下降态势,而印度的投资仅在经历了2008—2009年间的一个短期高潮后就出现停滞,进而又在2010—2011财年的下半年开始萎缩。这说明高利率远不是唯一、甚至也不是导致印度增速下滑最重要的原因,市场信心不足才是造成印度投资增速整体下降的主要原因。
与此同时,卢比持续走弱对印度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在2013至2014财年的头5个月里,卢比的贬值幅度接近20%,国际收支危机的阴影也不断扩大,印度的外汇储备已从两年前可以支撑10个月的进口降至目前的4个月。考虑到印度的进口汇率弹性小,而出口竞争力相对较低,贬值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经常项目赤字将继续攀高。由于卢比贬值的预期依旧存在,外资流出势必会加剧,而本该流入印度的外资会选择继续观望,这不可避免地将导致印度资本账户收支恶化。如果要扭转卢比跌势,印度央行要么抛售美元,要么升息。不过,在目前的情形下,境外做空卢比的资金越聚越多,若抛售美元,除了加速印度外汇储备的枯竭外,不会产生任何预期效果;如果加息,很可能会进一步重挫股市。如此看来,留给印度央行的政策空间实在有限。
印度经济已深陷困境,除了改革,国大党似乎没有更好的选择。从2012年9月提升油价开始,到重新向境外投资者打开零售业大门,再到搁置备受争议的针对外商的兼并交易税……种种改革之举虽遭遇阻力,但国大党领导的印度联合政府并无退缩之意。任命在学界享有盛誉的拉詹为印度央行行长,某种程度上也显示了印度政府锐意改革的决心。
尽管困难重重,拉詹仍给印度带来了希望:上任第一天,他就公布了一系列举措,意在放开银行业管制,普及金融服务。上任几天内,卢比停止“自由落体”转而上扬。当然,拉詹不是超人,指望他快速扭转当前形势,恐怕也非现实之举。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