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陈 建:多哈谈判推动新一轮世界贸易大发展

2013年09月10日 09:25   来源:经济日报   

  在世界贸易组织9日举行的总理事会特别会议上,新任总干事罗伯托·阿泽维多发表了就职演说。展望其未来4年任期,由于“世贸组织和多边贸易体制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阿泽维多无疑重任在肩。国际社会普遍希望,阿泽维多能够带领世贸组织积极推进多哈回合谈判,维护和加强多边贸易体制,推动新一轮世界贸易大发展。

  多哈回合谈判启动12年来,世贸组织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举行过多次会议和磋商,但一直未能消除在农业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这两大关键领域存在的严重分歧,即便将原来设定议题缩小到各方可以接受范围的“早期收获”协议也面临严峻考验。与此同时,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接踵而至,全球经济增长乏力,部分发达经济体保护主义倾向加剧,对自认为“不公平”和“不合理”的贸易活动动辄采取单边贸易制裁,而一些新兴经济体则被迫酝酿贸易反制措施。受诸多消极因素影响,多哈回合谈判长期停滞不前,多边贸易体制建设步履维艰,世贸组织甚至面临着被边缘化的风险。这就愈发要求阿泽维多在其任内,必须带领世贸组织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作为。

  一是积极推动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自由、开放、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建设。作为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是推进全球贸易自由化的主渠道,是任何区域和双边协定都无法替代的。世贸组织应大力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在促进全球贸易发展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在贸易政策监督、贸易争端解决方面的作用,减少和消除保护主义对全球贸易秩序的干扰和破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贸易领域的机制性保障。

  二是积极推动区域和双边贸易安排秉持开放、包容、透明原则。任何区域和双边贸易谈判如果不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都将严重影响全球贸易体系的完整性;部分发达经济体的区域贸易安排如果一味单方面搞排他性贸易标准、规则和体系,结果只会削弱全球贸易体系的有效性。世贸组织应推动区域和双边贸易安排成为多边贸易体制的有益补充,对多边贸易规则起到补充和促进作用,避免造成全球市场分割和贸易体系分化。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贸易安排共同发展,不仅有利于相关成员的经济发展,也有助于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

  三是积极推动对全球价值链的研究和应用。全球价值链的研究立足于增加值统计法,有助于更准确地反映全球化时代国际贸易现状,更准确地监测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有助于恰当评价汇率对国际贸易的作用和影响,科学评估贸易失衡问题,体现尊重自由贸易的精神实质;有助于各国更好地认识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增值、获益情况,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因此,世贸组织应继续加强对全球价值链的研究和推广,使其早日得到国际公认和普遍采用。

  作为全球最大的政府间经济贸易机构,世贸组织被称为“经济联合国”,在全球经济与贸易的合作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多边贸易体制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国际社会期望世贸组织在阿泽维多的带领下展现出应有的担当,尽快重启全球贸易谈判,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迎接经济全球化新时代的到来。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