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洗洗澡”,就是要“以整风的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现实中,开展批评时,常能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有的干部老虎屁股摸不得,一听见批评意见就暴跳如雷。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不仅不能正确对待,还给提意见的人“小鞋”穿。这样一来,使“洗洗澡”变成了互相恭维、互相吹捧。这确实有悖于“洗洗澡”的初衷,希望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
其实,善意的批评是对人一种真正的关爱,是一种难得的“苦口良药”。当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自己觉察不到的时候,或当自己犯错误的时候,别人提出善意的批评,不仅有利于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防止问题进一步扩大,还能对自己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积累经验,使自己吸取教训,少走弯路。有人说,批评好比医生给病人治病,是针对人思想和言行上存在的“病灶”进行的一次门诊治疗,目的是争取把小“病”及时治好,防止变成大“病”住院治疗。一个“患者”如果能从思想上积极配合“治疗”,就会很快康复,防止“病情”恶化。反之,和“医生”对着干,怕“打针”、“吃药”,任由“病情”发展,就会由小“病”变成大“病”。所以,我们既要欢迎别人赞美,更应该正确对待别人善意的批评。
对待批评要有“闻过则喜”的态度。古人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可见,闻过则喜、过而改之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优良品德。人的本性是“闻喜则喜”,要达到“闻过则喜”,确实要有一定的境界。有句话叫“自己脊背上污垢看不见,也难已擦掉”,个人缺点错误,就好比脊背上的污垢一样,往往自己看不见,而旁观者就看得比较清楚。批评就如同“洗澡擦背”,只有请人擦除污垢,肌肤才能健康。你只要明白这个道理,你就会有“闻过则喜”的态度。对你的批评你才会愉快地接受下来。史料记载,贞观十八年,唐太宗对群臣道:“现在我想听听自己有何过失,你们要畅所欲言,专谈我的缺点。”长孙无忌等大臣都说:“陛下以恩德教化,使天下太平,有何过失。”侍中刘洎却说:“陛下圣德确如长孙无忌所言,但近来有人上书,陛下觉得不称心,当面诘难,使上书者惭愧退下,这不是褒奖进言之路。”唐太宗听后,高兴地说:“你说得对,我一定改正。”后人评价说,正因为唐太宗闻过则喜,才取得留名青史的“贞观之治”。这个故事启示我们,闻过,就要敢于正视;闻过,就要虚怀雅量。听其言,纳其说,方能集他人智慧。
对待批评要勇于反省自己。一般来讲,一个人受到批评决不是平白无故的,而是有所针对的。一件事情做得怎么样、一项工作完成的如何,往往是旁观者看得更清一些,作为被批评者,首要的一点就是先从自身找原因,千万不要与批评者针锋相对,直接辩护,而是要理智地接受批评,认真地想一想受批评的原因,想一想自己到底错在哪里,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要采取“换位思考”的思维方式,站在批评者的角度来理解批评、思考问题、找出原因,从批评中汲取营养,从斥责中接受教训,只有这样才能及时纠正错误,避免错误重犯,问题重现。夏朝时候,一个背叛的诸侯有扈氏率兵入侵,夏禹派他的儿子伯启抵抗,结果伯启打败了,他的部下很不服气,要求继续进攻,但是伯启说:“不必了,我的兵比他多,地也比他大,却被他打败了,这一定是我的德行不如他,带兵方法不如他的缘故。从今天起,我一定要努力改正过来才是。”从此以后,伯启每天很早便起床工作,粗茶淡饭,衣着朴素,爱护百姓,任用有才干的人,尊敬有品德的人。过了一年,有扈氏知道了,不但不敢再来侵犯,反而自动投降了。这一故事启示人们:犯了错误,肯自省,肯虚心检讨自己,并改正有缺失的地方,那么最后的成功一定是属于你的。
对待批评要知错就改。古语讲:“朝闻过而夕改之。”一个人早上知道了自己的过失,晚上就应该改正。而现实中,有的人受了批评,虽然表面“虚心”接受,但却拖着不改或屡教不改,致使自己的缺点越来越多,错误越来越大。知错就改就是对自己的错误和缺点,不掩饰、不推诿责任、不妄自菲薄,而是勇敢地面对和承担,这样才能陶冶情操,做一个高尚的人。
历史上许多明智之士或有成就的伟人,当他们犯了过失和错误之后,一旦觉察,就主动认错,积极改过,从而受到人们的尊敬和信赖。1941年6月3日下午,天下雷阵雨,陕甘宁边区政府正在召开县长联席会议,讨论征粮问题。突然,随着一声雷响,雷电击中了会场礼堂的一根柱子,坐在柱子旁边的延川县代县长李彩云不幸触电身亡,另有7人受伤。此外,一个农民拴在礼堂边的一头驴也被雷击而死。这个农民便借此发泄不满说,老天爷不睁眼,咋不打死毛泽东?保卫部门听说后极为震惊,就把这个农民抓了起来,并要把这件事当作反革命事件来追查。毛泽东知道后,急忙制止并要求放人,认为农民不满肯定另有原因,应该调查清楚。调查的结果是,由于向农民征收的公粮过重,再加上连年天灾,农业收成不好,农民负担难以承受,心中自然产生不满。经过认真反思,毛泽东认为有错就要改,不但减少了当年公粮征收任务,还作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决定。这个故事告诫我们,做错事情,受到批评,不能只是虚心接受,还要能坚决改正。
勇于认知过错并改正错误,也是一种境界。古人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知错不改,会让你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越陷越深,那就非常危险了。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