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垮了就能重建”才是最危险的“责任炸弹”

2013年09月05日 08:03   来源:广州日报   堂吉伟德

  近日,兴宁市读者频繁致电南农网络问政(网络问政县市行)平台,反映该市望江狮水闸设施严重老化,部分闸门水泥柱已开裂,水闸交通桥桥面裂缝长达十余米,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对此,兴宁市水务局建设与管理股一名官员很无奈地表示,“大家都知道,那是颗‘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炸了。哪天垮了就能重建了。”(9月4日《南方农村报》)

  明知那是颗危险的“定时炸弹”,然而承担安全责任的主管部门,却并没有千方百计排隐患,而是“坐等其垮”,让“定时炸弹”在眼前爆炸,一了百了之后才走重建之路。这样的行为差异,折射的恰是责任的异化。所谓的安全重于天,在很多责任者看来,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坐视危险的存在,更是一种玩忽职守;这也暴露出基层单位在落实工作上的形式化,将安全作为一种筹码和工具,而完全忽视风险所导致的危害。

  从政治账上看,事前防范肯定比事后弥补所带来的风险少,也符合公共责任的基本要求。然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在现有的评价体系上,“不到万不得已”往往成为责任体现的最佳节点。很多时候,评价的倒置往往造成行为上的颠倒。

  现实中经常看到这样一幕,那些呼于口号中、写于文件上的工作,通常并没有引起决策者和执行者的重视,往往要靠重大的公共事件和严重的后果来倒推。如同垮了就能重建一样,很多行业的人都在希望能有类似的机遇,一次大的事件虽然导致了大量的人身和财产损失,但对于利益相关方来说,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使得他们有了“可以重建”所具有的一切资源。

  那么,有了这样的“小算盘”,在履行职责上自然也是“留有余地”,往往更注重“形式上的敷衍”,致力于规避责任而不是解决问题。虽然不能说那些桥跨路毁的公共事件中,全都有必然的因素,但至少在很大程度上,都有“垮了就能重建”的影子。只是,责任总要在“炸弹爆炸之后”,那些鲜血、生命和财产的代价又由谁来买单?“为人民服务”的承诺又拿什么来证明?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