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宁市人民路西关广场有3个新建的绿化花圃“长”到了盲道上。相关的兴华公司钟先生介绍说,这些花圃是根据城市规划的相关要求修建的。可能是施工队急于赶工,不太注意。辖区街道办称,会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8月3日《南国早报》)
首先是绿化的规划部门,规划做好了,不仅图纸要科学,更要实地查看比对,看看图纸上的理论数据和实际有没有出入,是否合适。如果和实际情况不相符,就要及时修改设计参数,这样才能做到“图纸落地”。其次是施工单位,如果在实际施工中,现场项目经理能够多跑现场,不断发现问题,面对图纸上的“谬误”能够及时和规划设计人员及时沟通,协商解决,就不会出现花圃“长”到了盲道上的蛮干之举。
而一句“施工队急于赶工,不太注意”更是牵强附会,不可思议。这与其说是“不太注意”,还不如说是不负责任,反正花圃比盲道重要,占也就占了,大不了说不行推到重来。新建的绿化花圃“长”到了盲道上,说白了就是一些市政施工部门,仅仅看到了自己工作的重要,眼里没有“兄弟单位”和“行人”意识,只顾着自己按时完成施工任务,而不管路面上的其他情况。在城市路面施工,最该关注的就是路人的路权,要看是否影响了交通,是否扰民,是否侵犯了其他人的合法路权,如果施工没有兼顾路人方便和路权,那就是自私和非人性化施工。
与此相似,联想到了日前的7月11日中午,不少路人经过南宁市民主思贤路口时,被正在铺设的黏乎乎的沥青油粘住了脚,每次绿灯放行,总有几个人被粘住鞋,仿佛被施了“定身术”。有个小男孩被粘在路中央,哭了起来,他妈妈像拔萝卜一样将他救了起来。一名被黏住拖鞋的老外从包里拿出另一双鞋,换上后又被粘,挣扎了好一会儿才过了马路;几名步履蹒跚的老婆婆接二连三地定在黑乎乎的沥青油上动弹不得。针对有市民提出应封闭道路要车辆绕行的说法,南宁市城管局认为没有必要,因为摊铺沥青后一个小时就可以顺利通行。
还是施工队急于赶工,不太注意,很少考虑市民的行路的不便和尴尬,不能不说是一种粗放的生产和管理。繁华闹市的公共马路不同于僻静的马路,过马路的人很多,施工者明明知道途经此处的行人会遭遇被沥青油粘鞋的囧态而任其尴尬,不闻不问,是疏忽,更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市政的城市路面施工,就应该养成多考虑市民出行不受影响的的施工习惯,多些以人为本的施工意识,多些便民的措施,多些尊重行人路权的意识。只有这样,市民才能更理解和更支持市政建设,才能更热爱市政公共设施,否则,市民出行常常因为市政施工而受阻,就会产生怨气,也很容易产生一些摩擦行为。
从鞋被粘住到盲道被占住,看着那些行人的鞋被沥青油粘住的窘态,想着盲人被花圃当道遭遇的尴尬和危险,不由得想起了城市的精细化管理,不但要从大处着想,从大工程干起,更要从小处着想,从细节考量。只有不厌其细和不厌其烦,便民才能够因为不以善小而不为而尽善尽美,便民的小细节反映着大问题,大便民正是由很多不起眼的便民小细节构成了丰富的内涵,忽视便民的小细节,也是一种管理的缺憾和缺失。
从城市文明的角度来讲,城市对于市民的呵护和爱护,就应该让市民的衣食住行显得从容不迫,而不是处处狼狈和遭遇尴尬。这也是一种不文明的定格,更何况这种尬尴当中还孕育着不安全的因素,万一要是因为被粘住鞋而跌倒或者骨折,施工部门既要陷入纠纷积极赔偿治疗,还要接受市民的诟病,得不偿失。施工队急于赶工,不太注意,现在城市管理都讲究无缝隙管理和对接,无时间差管理,为的就是体现时时处处的便民和亲民。一个小时的社会时间成本,如果畅通无阻,就会产生很大的社会正能量价值,而如果不畅通,不便民,就会带来社会价值的负能量。
一个城市的人性化和精细化管理,往往就从一些细节中反映出来,应该让盲道畅通无阻,让市民出行多些从容,少些焦虑,多些快速,少些羁绊和拥堵,多些平和,少些尴尬。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