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高热天气还在持续,各地高温数据屡破纪录。据气象部门预计,这一全国大范围“烧烤”模式不会随着8月的到来即刻“切换”。虽然不情愿,但未来的几天,酷热难当、大汗淋漓的生活情境可能一时不会改变。
气温节节攀升,高热话题继续“发烧”。吐槽高温、调侃高温、给“火炉城市”重新排序……不同地方的管理者也开始把对抗炎热纳入工作范畴,增加纳凉点、发送高温预警短信、发放防暑降温饮料……夏热酷暑不再被单纯看作四季循环下的一种常态。
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繁出场,是关注不寻常高温的一个大背景。从国内情况来看,除几个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的“火炉”城市外,许多夏季相对凉快的北方城市也纷纷加入炎热阵营,甚至大有赶超之势。在这些城市着手部署防暑降温措施的同时,要不要将防热工作纳入地区周期任务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相应的,冬季极寒天气频袭南方城市,也给武汉等地提出了增强区域御寒能力的新要求。
气温的升高或降低是自然事实,光看数据,高几度、低几度,有的人认为影响不大。其实,温度本身只是问题一个方面。热还是冷,归根结底取决于人的感受。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社会生活条件改善,人们趋于追求更舒适的生活,御寒抗热能力客观上有所下降。这样一来,过去以区域气候特征为界限的防寒或防暑安排,渐渐与民众的日常生活感受不相适应。这也说明,对待极端天气,气象性防灾减灾远远不够,政府应当站在人文视角,把气候问题纳入民生问题来理解和对待。
既然是民生问题,那么对天气变化的关注,就不只是特定时期、极端情形下的紧急应对。各级各地政府无论从应急部署、日常保障机制设立,还是基础设施建设、户外作业规定等方面,都要充分考虑天气因素。
以眼前的高温天气来说。不同的城市和地区,在城市规划布局之初,就当根据特有气候条件,制定出较为合理方案,最大程度地避免“热岛效应”。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增设公共游泳场馆等常规祛暑场所。绿化空间分布上,增加市区内公园数目、草坪覆盖面积、行道树栽种量。在建和新建房屋,无论房屋产权属性,都必须保证材质隔热防寒能力,对于不具备相应能力的老旧房屋,则应有调温方面的应对;政策层面,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保障机制,确保前述各措施能够得到全面落实。法律法规层面,针对劳动者权益问题,亟待确立极端天气状况下的限定性规定。反过来看,以严寒天气为立场的统筹部署、管理可以依此类推。
用温度感受替代气温应急,不能说是人变娇气了,吃不了苦头、耐不了寒热。恰是我们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慢慢意识到改善生活环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事实上,我们也已经具备这种改善的能力。当务之急是调整传统思路,让民众生活为气候问题所困不再是常态。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