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姗姗 制图
对于其他学生迟到的情况,早到的家长们有些看法,“活动安排已经很照顾孩子了,如果连守时都做不到,还谈什么吃苦锻炼呢!”也有家长开玩笑地说,这个正好说明了参加“训练营”的必要。 (详见今日8、9版)
“有计划”地让孩子吃点苦,是父母表达爱的一种良好方式。但这并非易事,首先“心理关”难过,停留在设想上的比较多。本报近日向社会发布了“征集令”,原本想招20个孩子参加“吃苦训练营”,结果迅速接到200个孩子报名。数字对比可见,家长们对孩子吃苦一事,是怀着多么热切的期待,一旦给予他们“渠道”,肯定还会有更多孩子被送到本报接受“考验”。
今天的项目是:让这批孩子随交警叔叔在炎热的大街上,梳理车流以及其他。我们相信,这次体验将通过孩子们的生理反应,触及其内心。孩子们的感性收获,将给他们幼小的心灵,沉淀一些理性的东西。
世界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快,但人类的核心价值观是不会变的。在此,以不变应万变是永恒真理。什么叫“苦”?它有何种价值?这些问题经过数千年的谈论,已经不再难懂。我们单从“经验”的角度,来谈谈它对孩子的影响。人的一生构成,就是无数的“经验”,我们对未来的设想与选择,也是基于“经验”。经验的丰富程度,决定了人生的厚度。需要说明的是:类似康德那样的人,属少数例外。他们的经验,主要在于其内心活动,照样是丰富、广阔而深厚的,普通大众做不到,得借助于内心活动以外的“现实活动”,来达成很多体验。我们通常会拿鲁迅、高尔基,来观照一个人的坎坷经历所造就的伟大。
用这个“伟大”来回望其“经验”,我们会得到无量的价值感。而他们的所谓经验,值得我们记取的,无非是一些痛苦——真正的痛苦,不仅仅是孩子们在街道烈日下流汗的苦。肉体之苦与灵魂之苦紧密相连,但本质上还是两个概念。前者是短暂的,容易忘却的;而后者才具备“长久价值”。也就是说,一种是肤浅的苦,一种是深刻的苦。前者作为“感性经验”,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而后者作为“理性收获”,可能塑造人一生的心理模式、性格取向等等。所以,谈苦,就不能停留在表层;对它的体验,更不能满足于三两个小时。
这样一来,对孩子们的要求就显得高了。作为家长,也难以接受。但我们还是要把这个道理说出来,以警醒自己和其他家长:对于孩子体验吃苦一事,不能在蜻蜓点水之后,而束之高阁。那样只会给孩子心理上一种摆脱苦之后的优越感,他们可能会用这次短暂的体验,来对比今后的快乐生活,使他们更认可那种“享受”。于是,吃苦的深刻意义没了,而代之以对快乐的“再认识”。如此推演,最终会导致孩子们害怕吃苦。这就走向了反面,也违背了本报举办这次活动的初衷。
我们要将“苦”不时地展示给孩子,告诉他们,这是人生的重要收获,是不能回避的收获。它将时隐时现地伴随我们一生。如果我们欢迎“乐”,就一定要接受乃至忍受“苦”。它是乐的反面,没有它,乐就不存在。“以苦为乐”就是这么个小道理。苦是人生价值观的构成要素,是永恒事物之一种。以对苦的宽阔而深刻的理解,来应对变化多端的生活和世界,是伟大人格的建造基础。即便你成不了鲁迅,成不了高尔基,但你照样是个了不起的大写的人。
本报为此还有系列活动在后,我们会尽力协助家长们,给孩子吃苦的机会——当吃苦需要“机会”的时候,这个社会在物质层面上看,应该是比较富裕的,但精神层面呢?笔者不敢给自己一个满意的回答。而人类精神的发展、塑造,需要苦,更准确地说,是需要痛苦。当我们赞美一切伟大人物的时候,事实上,是落脚于他们所经受过的痛苦。没有痛苦伴随他们的伟大人格,他们就不会是伟人,而是普罗大众。所以,本报这一系列活动,包含了对我们的孩子的拳拳爱心。我们的期望值,的确是很高的。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