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寄语”防腐败只能培养官员的演技

2013年07月15日 11:00   来源:中国网   赵查理

  “吃菜根淡中有味,守清廉梦里不惊。”这是父亲对儿子的寄语;“公家的钱不能动,平安就是最大的福。”这是妻子对丈夫的嘱托……河南郑州市各级机关党员干部办公室都悬挂“廉政亲情寄语”。郑州市纪委创新廉政文化建设新形式,通过把家庭作为廉政教育的新阵地,把亲情作为维护廉洁的新力量,让党员干部随时随地“照镜子、正衣冠”。(新华网7月14日)

  同样的防腐败寄语,家人写出来的内容肯定更有针对性,因为党员干部的弱点在哪里家人最清楚。“廉政亲情寄语”一改以往的生硬面孔,试图依靠亲情的号召和监督,让党员干部能够真正“慎独”,贪腐时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还有头上三尺的亲情寄语知。但是,将预防腐败的监督重任交给家庭,郑州纪委恐怕找错了帮手。

  我国历来有“亲亲相隐”的传统,家庭一般不会出卖“贪腐一个幸福一家”的家人,更何况这还是没被查出来呢,这才符合人是利己的本性。此外,党员干部之所以贪腐,还有“贪内助”推波助澜,甚至升级为“家庭化”贪腐模式,妻子儿女打着官员旗号到处捞钱。如果不从制度层面入手,“廉政亲情寄语”很难起到作用,只能成为“过家家式”的监督形式。

  如今,类似“廉政亲情寄语”的预防腐败花样百出,辽宁盘锦纪委曾致信领导干部配偶,号召其成为家庭反腐倡廉的“廉内助”;福建厦门组织官员夫妻到“红楼”进行“廉政一日游”;某省纪委为3万名副处级以上干部手机发送廉政短信;此外还有廉政账户、廉政电影、廉政台历等。沉疴需要猛药,这些搞运动一样的防腐败不但个个无效,还把公众监督挡在外面。

  关于如何预防腐败社会早有共识,那就是从制度层面入手,把权力关进笼子里。如果保护社会资源的制度千疮百孔,就好像储存生猛海鲜的仓库允许猫鼠进入。在这样的环境里猫不会捉鼠,因为鼠是猫进仓库的理由,在里面不需费力气就能大快朵颐,而且营养比吃鼠还要多很多,二者达成“分赃”协议,结成利益共同体才能让仓库维持现状。在这种情况下,猫如果捉鼠更像是利益之争。

  社会共识需要官方呼应,预防腐败才能出现制度创新,才能将公众力量引入监督渠道。换言之,如今不是如何反腐的问题,而是官方有无勇气反腐。如果这个问题仍旧模棱两可,那么只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反腐花样,甚至公权力为贪腐官员打包票,比如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被实名举报后,该局以官方名义指责举报人造谣,直到最终落马也没向公众道歉。

  虽然反腐需要形式进步,但决不能绕开制度层面,否则只会出现越来越多的花样,干部也会积累越来越多装清廉的演技。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