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才丢钱包”是互信碎一地的产物

2013年07月08日 09:57   来源:光明网   王垚烽

  按照“新闻价值”的评判标准,狗咬人不是新闻。但倘若一天之内接连发生5、6起恶狗伤人甚至致人死亡的事件,那就无疑是新闻甚至头条了。这便是新闻的“叠加效应”,这种效应无处不在。

  7月6日的《温州都市报》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龙湾沈老伯捡到一个钱包,内有570元现金和银行卡、身份证等物。送到派出所后,民警联系失主认领,没想到对方在电话里回应“你才丢钱包!你们全家都丢钱包!”如果只此一例,我们不妨将其当做笑话来看,但联系到前两天“武汉青年溺亡,家属接56个电话坚信是诈骗”的事,其背后的社会心理就着实值得思量。

  从表面看,老百姓变“老不信”与时下各种电信诈骗事件层出不无关系。从借口子女出事让父母汇款,到以银行卡存在安全漏洞为由叫卡主转账,如今骗子的把戏也是实时翻新、与时俱进,民众增强警惕实属必要。但事情显然没有这么简单,我们看到,许多当事人对于通报、提醒电话的否定几乎是下意识的。比如龙湾的这位失主,都没有检查一下自己的钱包就“回敬”民警“你才丢钱包”,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不可否认,其中有大环境的因素,既这些年社会整体互信度的大幅下降。搀扶个摔倒的老人怕被别人讹诈,做点好事又担心被舆论质疑是在作秀、博出名……于是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便成了人们追求自保的普遍心理。“小悦悦事件”中的那18名路人甲,尽管还在遭受舆论的谴责,但事实上已成为一些人模仿的对象,以及社会整体人际关系的真实写照。

  问题是,这种互信碎一地的状态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依鄙之见,一方面固然在于个别人突破道德底线的卑劣行径所引发的“老鼠屎效应”,但从根本上讲,还得归咎于权力的失范,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运作机制的失序。

  众所周知,当下的中国尽管已日趋多元,但总的来看,仍然呈现以权力为中心的同心圆社会。这种情况下,权力拥有者被自然地抬上道德的高台,成为公众榜样。一旦其出现道德失范,不仅将危机其自身的公共形象,还会消解民众对于法律、政策的敬畏感,诱发诸如“凭啥官员撒谎,却要我们讲诚信”、“一切道德说教都是骗人的”等舆论情绪,进而为某些人的失德、失信行为提供辩护依据。长此以往,社会自然而然会陷入“相互欺骗”的下行旋涡中,随之便是不信任情绪的扩散与弥漫。

  打消失主丢包的疑惑或许只需要几秒钟,让家属相信儿子溺亡打第57个电话大概也能搞定,但捡拾并弥合碎了一地的人际互信却无疑需要一个漫长的努力过程。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改变岂是易事?但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倘若公权力不主动迈出那纠偏的第一步,改变“顶层失信”的问题,那么重建人际互信就永远只能是一句空话。(王垚烽)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