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在2013年12月31日着手进行第三次经济普查,业内人士建议借机进行住房普查。对此,国家统计局有关人士和专家均表示困难重重。(7月2日《中国经济周刊》)
一边是房姐、房妹、房爷、房媳层出不穷,一边是普通百姓望房兴叹;一边是楼市调控和经济政策的进退失据,一边是中国住房基础数据迟迟难以厘清……住房普查无论对于民生还是中国经济,无论对于反腐还是对于民意,都意义巨大。然而,经济普查依然不敢碰住房,让公众再度失望。
2010年下半年,住建部启动了全国40个重点城市的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并于2012年6月底实现联网,今年还将继续扩大联网城市。但住建部在使用信息上面临着很大压力,比如住建部不设房屋产权查询端口,亦不拥有查询权限,个人住房信息的查询权仍留在地方政府。换言之,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工作,与掌握真实全面的住房基础数据的初衷相去甚远。而更多的城市拒绝联网或者采取拖延战术,更使住房情况迷雾重重。
人们拥有多套房很正常,只要购房资金来源正当,手续合法,相信百姓能理解并乐于被普查。相反从不断曝光的贪腐案件来看,部分官员房产太多,才使官员的住房信息公开成为棘手的硬骨头。不难理解,住房状况清晰,官员财产是否超出其正当收入之外基本一目了然,这才是其中最大的阻力。住房信息数据采集及运行,会使依靠灰色收入大量购买住房资源的行为无所遁形,既得利益者必然会全力阻击。
上个月,安徽等地掀起新一轮大规模清房行动,导致官员“急抛”房产,可见住房普查是反腐倡廉的晴雨表,是民心向背的试剑石。房产不同于普通的商品,它不能完全归结到经济,更应该归结到社会、民生问题。住房的建设、购买、使用等情况占据国家经济数据的比重不容小觑,不敢碰住房的经济普查还有何公信可言?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