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灵甫陵墓为何不见容于当下?

2013年06月04日 10:31   来源:中国网   张田勘

  近日,北京一媒体报道“60万修建张灵甫墓园”引发网络热议后,5月30日下午原本矗立在长安区东大村南环山路上南侧的“张灵甫将军故居”的大石头在东大街道办负责人现场督办下被搬走。同日,东大村村南,4名工人用一面铜牌遮挡好石牌楼的“张灵甫将军陵园”几个大字,一名工人说,“现在这里按照规定改为东大村公墓”。

  尽管网上的讨论显示多数人支持为张灵甫修墓,但已经建成的张灵甫墓不见容于当下也已成为现实。显然,容得下张灵甫墓地的是中华大地,但容不下张灵甫的是国人的胸怀。以中华之大,同样容得下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国民党321.1418万将士的陵墓,其中包括8名上将,41名中将,71名少将。

  在这些将军中威震倭寇的张灵甫将军也毫无疑问地应该拥有一个陵墓。张灵甫参加了抗战中几乎所有的重大战役,包括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上高会战、两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湘西会战等历次会战,全身是伤,多次立功,被盟军观察团称为“中国最能打的将领”。

  也许,对于张灵甫的这些战功没有人会否认,也因此成为当地人修建张灵甫墓的重要原因,尽管也有以张灵甫之墓拉动旅游的考量。实际上,张灵甫墓不见容的原因在于其参加了国共内战,是在沙场战死的。涉及于此,国人的传统观念犹如李密在陈情表中的“少仕伪朝”表态,自然就没有资格修建陵墓。

  但是,张灵甫墓的一修一改,还是要让人不得不比较美国人的胸怀,因为他们容得下在内战中被打败的南军将领和士兵,并且双方不计前嫌地走到一起,把美国建造得如此强大和富裕。

  在美国1861~1865年的内战中,最惨烈的一场战役发生在宾夕法尼亚州南部的小镇葛底斯堡,不亚于国共内战中张灵甫阵亡的孟良崮战役。1863年7月1日~3日,南北双方在葛底斯堡鏖战三昼夜,双方伤亡、失踪人数达5.1万,不少战死者被匆匆掩埋,甚至暴尸荒野。最后北方军击败南方军,此役也促成了南方军的投降和南北战争的结束。

  南北战争之后,败军之将罗伯特?李(李将军)不仅能再次献身于美国的建设中,担任弗杰尼亚华盛顿大学的校长,而且,在葛底斯堡国家公墓也有一尊李将军的巨大雕像,骑着高头战马,威风凛凛。在当年战争的遗址上,李将军享受到与胜利者相同的待遇,同样占有与胜利者相同的空间。同样,在葛底斯堡国家公墓不仅掩埋着北军阵亡将士,也埋葬着战败的南军阵亡将士,敌我双方的墓地在同一块土地和空间和眭共存。

  同样在美国北战争中发生了一场具有战略意义一仗的维克斯堡在战后也建立了维克斯堡国家军事公园,在这个公园面对的密西西比河的山坡上,埋葬着17000名牺牲在南北战争中的北军和南军士兵。刚开始,这里墓地并没有南军将士的,是维克斯堡的妇女们成立了一个南军墓园协会,开始有组织地纪念那些为保卫维克斯堡而献出生命的南方士兵,而且她们联络了南方各州,因为这些士兵们不仅仅来自维克斯堡。

  为什么美国人容得下战败的南军将士并为他们修建与胜利者北军将士一样的墓地,有人说,这是美国人的宽容、大度和平等。固然,这是重要的原因,但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所有北军和南军将士都认为,他们都是这块土地的主人,无论是胜利者还是战败者。林肯在葛底斯堡国家公墓奠基仪式上的讲话提示了这一点。在这个不到2分钟只有272个字的讲演中,林肯宣示了具有深远和普世意义的“民有、民治、民享”的主张,这或许便是失败之后的南军将士们也与胜利了的北军将士们能拥有同样地位的原因。

  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无论历史学家从哪种角度解释美国南北战争的原因和意义,如维护统一、解放黑奴等,南北双方都有一个共同的观念,各自认为自己参与战争是由于爱国主义。北方士兵认为,他们打仗是为保全他们的祖先遗留给他们的东西——联邦。南方士兵也把他们的参战归结为是保卫他们祖先的遗产——自治权,并且把南方反抗联邦政府的斗争与殖民地反抗英国的斗争相提并论。因此 ,在南北士兵看来,他们的参战都是为了保护自治权。

  两相比较,就知道为何张灵甫的墓地不见容于当下,当然随着时光的流逝,当人们的心胸开阔了,观念改变之后,不仅张灵甫,就连所有在抗战和内战中阵亡的将士都有见容于他们躯体和灵魂的栖息之地。

(责任编辑:武晓娟)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