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在河南省洛阳市一高中运动场上,老城区庆六一阳光体育队列展示暨表彰大会举行,千余名小学生现场表演。期间突然下起阵雨,小学生穿着单薄的演出服装在雨中表演。不少人表示“台上的还真坐得住啊!”(5月30日《信息时报》)
前不久,湖南沅江市一位小朋友给当地教育局长写了一封公开信,称学校安排小朋友排练节目,搞文艺汇演,这让他和同学们“很烦躁”,相信对于站在雨中看表演的孩子们来说,其内心的感受恐怕同样如此。
成人感叹过节如“过劫”,原本天真活泼、无拘无束的孩童,居然也有类似的感受。“不堪其累”的孩子已经对过节产生了厌倦,当过节成为一种任务而非乐趣,成为一种强迫而非自愿的时候,其心中的逆反与烦躁就不难理解。
一些孩子为什么不愿过节?一是程序化的过节方式,已经成为负担加重的来源。课业已经很重,在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指标的语境下,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不可能拿出更多的时间来排练节目,挤占的必然是学生有限的业余时间,让他们疲惫的身心得不到休息。
二是千篇一律的过节方式,已经难引起孩子的兴趣。在多元的社会里,孩子对过节的方式有不同需求。但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总是年复一年的翻版,除了领导讲话,就是集体看演出,或者是举行一场体育比赛,鲜有其他更加新鲜而活泼的创新。更何况,整齐划一的过节模式,完全无视孩子喜不喜欢,满不满意。没有顾及孩子内心需求,对于孩子来说也是种痛苦。
不难看出,时下的过节方式,已经成为应试教育的延续。无论对于学校还是学生来说,似乎都成了一种额外负担。学校为了营造过节氛围,例行组织演出,而节目往往以任务分摊的形式,分配到学生头上,成了他们又一项“学习任务”。如果过节方式采取“素质教育”的方法,这种情况便可以避免。一方面,学生在日常就会接受较多的特长教育,平时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排练和演出,自然就不会有“临时抱佛脚”的仓促感;另一方面,在素质教育成为常态的情况下,学生的选择机会将会更多,演出形式也会更加丰富,过节就会成为乐趣集中释放的平台。
学校和老师习惯“替孩子说话”,并周密地安排好了一切,对孩子却可能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为什么不能改变一下思路,把选择权交给孩子呢?其实素质教育并不复杂,什么年龄干什么事,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获得尊重与保障,便是素质教育最好的实现。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