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小学生性教育课到底该不该开?

2013年05月28日 13:12   来源:光明网   程奎星

  小学生性教育课到底该不该开,直至今天关于这个话题的争议一直没消停过。几乎每一次媒体报道出小学生遭遇性侵案件后,该不该给小学生开性教育的争议就会再次浮出水面。从北京率先试点小学生性教育课,到如今参与进来的城市和学校越来越多。

  每一次我们关注这个话题,都是由一个悲剧案件说起,每一次都是孩子惨遭魔手之后,才反思这个问题。同样让人气愤的侵害未成年幼女案又一次发生,河南爆出教师猥亵小学女生案件,涉案时间之长,侵害女生之多,对孩子造成伤害之大,再次引发社会聚焦。

  剖析这个案件,很多让人觉得难以置信的地方,很多遗憾让世人叹息。一个执教三十年的老师,作出这等丧失人性的罪恶行为,让所有人诧异。学校女生一个个被侵害,却没有勇气说出这种侵害,这种侵害没有被家长发现,也没有被其他老师发现,而是一个小男孩无意中撞见后告诉家长,才让色魔原形毕露。

  在这个案件之后,我们自然而然再次引申出标题上那个疑问,小学生性教育课到底该不该开,我想这个案件之后,持肯定意见的人应该占据多数。从起初给小学生开设性教育课程,引起普遍嘘声,包括老师和家长在内,很多人都不赞成,认为过早开设性教育课程,会诱导孩子早熟,打开性教育的潘多拉效应。

  可如今,面对一起起侵害未成年幼女案件的时有发生,未成年幼女案件呈现多发态势的现状,面对一起起案件背后色魔却是身边老师、叔叔这样披着人皮的色狼,很多孩子不知道反抗,不知道保护自己,因为没有起码的性知识,他们甚至连自己被侵害都全然不知,有的居然被几块糖和一点零花钱诱骗。

  我们还在争辩和疑惑,而很多西方社会的性教育已经在上个世纪就开始普及,成为必修课程。远的不说,香港的性教育从幼儿园就抓起,当很多人还难以接受,并对这样的课程嗤之以鼻时,他们的性教育已经有了规范化的课程。如果我们的孩子,也上过这样的课程,对性能有一个概念,那些伪君子色狼,也不敢这么猖獗而明目张胆实施侵害。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中西方在传统性观念上的差别,可是今天中西方的差别正越来越小,不是性教育会诱导孩子早熟,而是健康的性教育引导,已经远远落后于孩子性发育的提前。性教育课程至少能让孩子们知道,哪些行为对自己会造成伤害,自己的哪些部位是需要保护起来的,让他们在遭遇侵害时能有勇气说不。

  到底小学性教育课程该不该开,该不该普及,这个问题也许还存有争议,但是我想我们任何人,都不想在看到恶性侵害幼女案件再次发生。如何保护未成年幼女免遭侵害,做一些实质性的工作,总比一次次面对孩子遭遇侵害后懊恼要更有意义。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