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载,“‘六·一’将至,为孩子选一件‘真金实意’的礼物吧,卡通人物金饰限量发售……”早在上周,江城一些银行、商家频频出击,向孩子们推销黄金。“很多家长有意购买,价格从数千到数万元不等,有的是给自家孩子,有的则是送人。”(见5月26日的《楚天金报》)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许多父母正琢磨着给孩子送什么样的礼物。无论是送精美的益智类玩具,还是送名牌手表,甚至像这样送黄金,都是在送“物质礼物”。当然,在黄金价格走低时期,给孩子买一些金饰还是比较划算的,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和财商。但黄金再怎么值钱、值得看好,也是有价的,用完即没有了,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把它送给孩子,可能难以满意他们内心的需求。而“精神礼物”则是无价的,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因而,我认为,不妨多给孩子送“精神礼物”,让孩子终身难忘。
当然,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差钱”的父母适当地给孩子送一些“物质礼物”,让孩子快乐、高兴,也未尝不可。问题是,过多的“物质礼物”,往往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如盲目的高消费容易助长孩子的攀比思想,不利于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只选贵的,不选对的”,这种高消费,容易使儿童节变味成消费节,助长孩子不良的消费恶习;等等。而每个人不仅需要物质享受,更需要精神享受。同样,礼物,并非只有实物层面的,还有精神层面的。好的“精神礼物”对孩子一生会产生积极的教育向导作用。如著名文学家戈宝权童年时,他的叔父在送给他的一盒积木上写着两句话:“房子是一块砖一块砖造成的,学问是一本书一本书读成的。”后来,戈宝权就像一块一块地砌积木似地读书、写作,成为了出色的文学家。
其实,“物质礼物”只能带给孩子短暂的满足,“精神礼物”则能给孩子带来一生的享受。时下,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差钱”的父母的溺爱,让孩子的物质需求“不差爱”,却成了“物质的长子,精神的矮子”。而孩子在物质方面丰富了,精神方面却一片空白,自然不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有鉴于此,我认为,父母在给孩子送礼物时,不妨与孩子进行精神上的互动,多送一些能够提高孩子文化品味和精神营养的“精神礼物”,以培养孩子的爱心、自信心、社交能力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等,从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比如,在过儿童节时,父母带孩子去图书馆看书,去博物馆参观;或陪孩子看儿童音乐剧、木偶剧;或带孩子到郊外“野一野”;甚至还可以带孩子去农村体验农民生活,向农家孩子学习;等等。总之,我们做父母的,别忘了多关心一下孩子的精神生活。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