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同仁堂不能在"质量门"里越陷越深

2013年05月23日 10:09   来源:东方网   张绪才

  百年老店同仁堂近来可谓麻烦不断。继同仁堂“健体五补丸”被检测出水银(汞)含量超标,遭香港卫生署发布公告召回后,日前又被曝旗下另外两款产品牛黄千金散及小儿至宝丸的朱砂成分含量分别是17.3%及0.72%,前者超国内标准,后者则远超香港标准。(5月22日《西安日报》)

  今年1月,北京同仁堂总统牌破壁蜂花粉片被爆非法添加药物成分甘露醇,以使食品达到药品的功效,但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4月,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地黄在天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2年下半年基本药物品种药品抽检结果中,被检出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项目不合格。而此次又被检出“健体五补丸”汞超标等。5个月三陷“质量门”,同仁堂是乍的了?

  同仁堂是国内最负盛名的老药铺,历经数代、载誉300余年。同仁堂历经沧桑,“金字招牌”长盛不衰,就在于这个“仁”字上:“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是同仁堂的古训。就是这样一个以“仁”为训的同仁堂,5个月三陷“质量门”,人们不得不发问,这还是那个曾经让国人引以自豪的同仁堂吗?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规定,朱砂的日用量在0.1g-0.5g之间。至于汞,据国家药典委员会曾发布有关中药重金属、农残、黄曲霉毒素等物质的限量标准草案,其中明确规定,“除矿物、动物、海洋类以外的中药材中,汞不得过1mg/kg。”而同仁堂近来陷入到“质量门”的药品中,无论是朱砂还是汞都远远超出了这个标准。朱砂、汞重度超标,制出来的药在为人治病的同时也是在为人“添毒”。如朱砂,若长期使用或过量使用,肾脏、肝脏便会首当其冲,造成严重的功能损害,血液、神经系统也会受到伤害。

  陷入“质量门”里的药品朱砂、汞超标,或许不是同仁堂的有意过量添加,从产品生产环节来说,种植中药的土壤、水源等难说没有重金属含量,所以药材重金属含量超标也是有可能的,不良商贩也可能掺入重金属增重。但怎么说,成品药是同仁堂制出来的,药品朱砂、汞超标,无论是那个环节上的问题,是“同仁堂药”就是同仁堂的责任。如果在入口、生产、出口等各个环节上,执行标准严格,检测把关到位,同仁堂又何以深陷“质量门”。

  事实上,陷入重金属超标漩涡的远不止同仁堂一家。此前,“六味地黄丸”、云南白药、汉森四磨汤等均被卷入重金属超标的争议风波。但于同仁堂,5个月三陷“质量门”,无论与同仁堂的古训还是与同仁堂“一百道工序,一百个放心”的现代理论,与同仁堂的社会认可度、知名度都是不相称的。更在于,在一定程度上同仁堂代表着中药文化,同仁堂陷“质量门”,只会带来中药“老字号”的信任危机。因而同仁堂不能在“质量门”里越陷越深,应尽快从“质量门”走出来。这不仅是为了同仁堂,也是为了中药文化。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