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让更多勤奋好学的农村孩子看到更多的希望。今年要扩大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将去年面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1万名重点高校招生计划增至3万名,招生区域包括所有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招生高校覆盖所有"211工程"和中央部属高校特别是知名高校。(5月16日 中国新闻网 )
国家之所以要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是因为这些年农村学生考上重点大学越来越难了。回顾改革之初的80、90年代,在进入重点高校读书的学生中,农村生源几乎占到一半以上。但是随着社会发展教育设施与教育基础条件的差距存在,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的比例却日渐减少,有的高校农村学生的比例已经不足一成。近日,国务院提出进一步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无疑是打破阶层板结的有效措施,值得赞赏。
当前,大学生的社会阶层背景结构,与高中生的社会阶层背景是基本同构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状况是高中教育的直接延续。很多农村的学生在高中升学这个门槛上,就被卡住了,仅有少数农村孩子能挤进重点高中,得以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有调查显示,即便在县城这样的重点高中校里,农村学生的比例也在不断减少。
当然,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是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公,这种不公平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教育结果的不公平。我们应当看到,从幼儿教育开始城乡的教育差距就已经拉开。要知道,在当前的教育状况下,孩子要想在考试中出好成绩,必须有大的投入,这种投入除了金钱外,还需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氛围。在城市里孩子从小就可以择校,名校的教育资源和城市家庭对孩子的特别关注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有的孩子从小就能周游各地,视野比较开阔,他们在身体素质的锻炼和情商智商的开发方面可以说都先人一步,学习成绩自然较好。而农村学校师资相对薄弱,教学设施也远不如城市,农村孩子从小在各方面的锻炼显然也不如城市,在如今日益注重综合素质的各项考试中,城市的孩子一般要考得好一些。尤其在中考这个环节上,城市孩子在考试中能更胜一筹,比较轻松的进入重点高中,即便有的城市学生分数不够,还能花钱或通过其他方式达到择校的目的,而农村学生除非凭分数考上,花大价钱进入重点中学的很少。因此,中考作为分水岭,把大部分农村孩子分到了职中,自然与重点大学无缘。
如今,国家提高部分地区农村学生的入学比例,肯定能够吸引到更多的优秀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读书,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一方面让优秀的教师到农村去任教,提高农村的教育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改革考试制度,提高农村学生在高考和中考中的入学比例,只有这样农村学生考重点大学的比例才会提高。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