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攻坚,越来越难。一旦涉入深水区,就不如当初刚下河蹒跚地摸石头前进那么简单了。深层次的改革,必定碰到盘根错节的利益纠葛,掣肘日益增多,则改革效率必然降低。这也是我们这么多年来,屡屡呼唤改革,却一次次发现,有时改革速度远不如人意的症结。
这些年,仅仅大众舆论和公共媒体鼓吹呼吁批评敦促过多少改革?可能每一个媒体人和评论人都未必记得了。不是我们有多健忘,而是有时你不得不承认,热情总是会被时间消磨。当遇到那些你曾声嘶力竭、苦口婆心地建议建言,乃至遇到反复,你也总是旧话重提、老生常谈,妄图以重复常识来助推改革,以一次次建言努力来改变世界,但现实却总吝于予以积极正面回馈时,恐怕再有耐心的人,这时也会心理受挫,感到无力吧。
如果要细数那些速度明显迟滞的改革,昨日新闻就举了两例:养老金并轨改革和户籍改革。当然,如果我们不妄想一口吃成胖子,明白所有的进步都值得欣慰,哪怕再慢再细微,也值得鼓励。那么“国务院决定将分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就是一例。(5月7日《人民日报》)
而相较而言,“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改革遇阻 试点5年无果”的新闻,就多少让人有些泄气。(5月7日《21世纪经济报道》)考虑到,今年3月中旬人社部副部长王晓初在谈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时,提到包括养老金双轨制改革、社保制度转接等相关改革已落手落实,但“目前尚无具体时间表”,你对“并轨改革遇阻,试点5年无果”的新闻,就不会感到那么突兀了。
双轨制遇阻,“现实情况是,高的不愿意下来,低的上不去。如果缴费标准能够实现一体化就已经很不错了。”阻就阻在这了。而“在前期讨论中,各方期望的理想化方案是,企业养老金连年上调,追上公务员等群体的保障水平,实现高水平上的并轨。”现在高的不愿意下来,低的就上不去。于是拉锯战中,似乎代表“低”的这一方,永远在博弈中处于弱势劣势,胶着僵持,一拖就是几个5年。
而类似问题,其实都是相通的。比如社保的异地转接存续问题,比如三大养老保险衔接转换问题,乃至户籍改革每次卡壳的地方,也都是相似的。以三险衔接为例,由于三者缴费水平差异“一般达到十倍甚至几十倍”,所以衔接就存在一个公平考量问题。
在表面上的缴费差异之下,核心还是某一险种的福利含金量差异,更是社会保障政策如何实现全地域覆盖和权利无差异的问题。而把它换成“社保”“医保”或“户口”,你会发现,都能说通。这就说明,在这些我们吁求的改革问题上,核心从来就是福利的不平等导致的。
回到上面的户籍改革上,日前报道称,广州将逐步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划分,户口簿上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家庭户”或“居民户口集体户”。
而这个和当年“暂住证”改“居住证”一样,都被视为一大突破。只希望不是文字游戏,而是实质的福利共享。户籍改革,从来只需要打破那些特权,但是本身一些设计社会公共保障的福利供给不能剥离。而要让这样的制度保障红利,为全民共享。这才是改革的题中深意。上述的“国务院决定将分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其实只是国务院常务会议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部署工作中的一项,但是被媒体特意提炼出,可见户改的民意含量多高和吁求有多么强烈。
而这些年我们追议追评的改革,如何才能不成为梦幻泡影般的“追忆”,显然需要啃硬骨头的勇毅和决绝。“要把已经看准、具备条件、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项目抓紧推出,干一件成一件,不断释放改革的制度红利,激发社会活力,增强发展动力。”这不该是套话,而是行动指南。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