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未来一个时期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也将持续增加。要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就要在加快推进能源生产方式变革的同时,积极推动能源利用方式变革,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增长世界瞩目,但以大量消耗能源资源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粗放发展模式也带来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协调、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过度依赖国外市场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由于能源消耗持续上升与能源消费低效率问题并存,能源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加快推进能源生产方式变革的同时,要积极推动能源利用方式变革,正确处理好保障能源安全供应与强化能源供给约束、促进经济发展与合理控制能源消费的关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和低碳城镇化道路,合理有效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推动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实现能源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一,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基本途径。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的模式,第二产业集中了大部分能源消费,单位能耗较高。发展整体耗能相对较低的第三产业,对于缓解我国当前能源与环境制约具有重要作用。“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工业化加速推进的时期,各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通过改造、整顿高耗能行业,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及新能源的利用,从而提高能源消费效率,促进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的良性互动与协调一致。
第二,合理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支撑。这些年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人口不断膨胀,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城镇能源供应不足、能源浪费严重、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可以说,目前居民生活的节能降耗已成为提高城市能源消费效率的重点之一。合理的城市规模并非越大越好,而应结合城市的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寻求适合区域发展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引导人口和经济向适宜开发的区域集聚,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采用集约节约型、复合型、功能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提高城镇能源消费质量,有效解决城镇化发展中的能源瓶颈问题。
第三,自主创新与技术进步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所在。虽然我国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但所谓的“世界工厂”却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技术水平不高以及“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发展模式消耗了大量宝贵的不可再生能源。国际经验表明,自主创新与技术进步作为实现节能降耗以及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提条件,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所在。它通过新产品的出现、生产工艺的改进、行业结构的内部调整、发展循环经济等,挖掘生产过程中的节能潜力,改变能源消费模式,调整能源消费结构,降低能源消费总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未来我们要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展体制机制与技术创新,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而缓解各地区资源使用日趋紧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局面。具体措施包括,加大能源科技投入,鼓励节能技术研发应用;通过税收减免、折旧资产摊销、融资支持等办法鼓励企业引进高效节能设备、新能源设备等,实施节能技术更新与改造;在引进和消化先进技术的同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附加值、低能耗的高新技术产业,尽快缩小主要载能产品和终端用能设备与国际耗能水平的差距,等等。
第四,发展低碳经济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有效手段。低碳经济是为了应对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的挑战,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各区域要最大程度地有效利用该地区的能源资源禀赋,通过技术进步和提高能源消费效率等手段,包括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发展可再生能源等,着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低碳经济。
第五,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题中应有之义。考虑到区域内资源的承载能力,只有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能源资源,关注和重视各区域经济和技术的均衡协调发展,才能促进地区能源消费公平,实现区域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与此同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环境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比如,进一步完善能源资源、产品价格和税费政策,充分运用合同能源管理、配额市场交易、节能自愿协议等市场机制,促进能源利用方式变革,形成合理控制能源消费的长效机制;再如,加强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培育全社会节约用能的消费意识,研究实行差别化用能政策,引导各类群体形成理性、节俭、低碳的用能模式,从而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氛围。
总之,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任重而道远,要抓的工作很多,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情况看,惟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才能真正实现这一目标,促进能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责任编辑:周姗姗)